阅读历史 |

第308章 果然还是很香的(1 / 2)

加入书签

第308章 果然还是很香的

人道之剑,修炼起来,说难也难。

否则也不至于,让凌霄剑阁上千年来也没有一位主修人道之剑结丹的修士了。

既要有对于剑术的极高悟性。

又需要大量的人道气运来辅助修炼。

所以……对杜祐谦来说,这大概是他修炼起来最简单的剑法了。

比当初的《长青真人飞仙宝剑经录》还要简单。

至少,当初他花了两三年时间参悟,又花了数年修炼,才终于初步领悟《长青真人飞仙宝剑经录》中的第一种剑意:断水。

而人道之剑,当杜祐谦真正着手修炼后,仅仅半年时间,就已经初步领悟剑意。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杜祐谦在参悟了《长青真人飞仙宝剑经录》和《血屠剑经》,这一世又找练剑的先天武道宗师切磋,触类旁通,对于剑道的理解,已经堪称宗师。

在通明真人坐化后的现在。

杜祐谦若谦虚一点,说自己的剑道乃是当世第二。

不知谁敢自称是当世第一?

有着深厚的剑道基础,源源不断的人道气运,杜祐谦修炼人道之剑,自然轻松许多,事半功倍。

随着夏楚楚终于炼制完魔器,吴越战争便宣告结束。

作为战胜国,吴国虽然也有损失,但是战争的烈度一直在杜祐谦的控制下,损失不算大。

本来吴国可以向越国要求巨额赔偿,但实际上在谈判时,吴国使臣并没有索要战争赔款什么的,只是要求由杜祐谦也当任越国的护国天师,并且让越国也开始实施类似于吴国的改革。

作为战败国的越国没有话语权。

皇室供奉也要仰红莲宗的鼻息。

在红莲宗默认的情况下,杜祐谦如愿以偿。

仅仅数年时间,越国已经成为杜祐谦重要的人道气运来源。

此时杜祐谦获得人道气运的速度,比起当初只有一国时,已经提升了差不多三倍。

人道气运的迅速增长,又反过来带动了他领悟人道之剑的进度突飞猛进。

随着杜祐谦对人道之剑的领悟渐深,他对于人道气运这种此前丝毫不理解,除了用于炼体之外,也无法调用的力量,有了更深层次的掌控和理解。

吴国京城,皇城的最高处,乃是“道德殿”的房顶。

有路过的宫女、太监,听到呼呼的风声,抬头张望,便能看到貌若少年,青春不老的护国天师,清虚通玄观妙真君,双手背在身后,在房顶上静静站着。

在天师面前,一柄寒光四射的宝剑,凌空飞行,划着玄奥难明的轨迹。

而风声,便是从那飞剑处出来,很快的,乌云聚集起来,电闪雷鸣,大雨瓢泼。

宫女、太监们纷纷找地方躲雨,也有人忍不住继续看向房顶,却见天师站在雨中,雨水却似是敬畏一般,纷纷躲开,不敢落在天师的身上。

随后天师伸出一指,凌空画了一个复杂的符号。

很快就云收雨歇,阳光普照,彩虹灿烂。

若不是地上依然湿漉漉的,砖石的缝隙里,变成了一个个的小水坑,人们甚至会怀疑,刚才的大雨是否是自己的错觉。

以人道气运来行云布雨,对于掌握了人道之剑的杜祐谦而言,并非什么难事。

他感觉得到,如果对人道之剑,领悟继续加深,将来用人道之剑来调理阴阳,调节地脉,都不是难事。

原本,天地自然之物,由灵气来驱动才是最合适的。

对于正统修士而言,用法术来行云布雨,比用人道气运行云布雨,要容易得多。

结丹修士,动辄影响几十里上百里的天象,也只若等闲。

但是人道气运,却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影响气候,影响地气等。

这无疑,给杜祐谦展现了一种全新的,他从未想过的视角。

对于他的价值,不可估量。

可以说,哪怕太和宗没有答应他的条件,不把玄门正宗掌控的几个国家交给他分润人道气运。

只凭他现在通过修炼人道之剑,而增加的对大道、对自然的理解,其价值就已经远远超过他付出的这些时间和精力了。

这些掌握的知识,永远都是他的。

不管他转世多少次,都会有用。

根据前人笔记,等结丹之后,修行打坐、提升法力和体魄,虽然依然重要。

但是对道的理解,决定了一个修士的上限。

若是埋头苦修,而对道的理解不足,那到了金丹圆满后,是绝对无法结婴的。

所以,在将人道之剑修炼到大成之后,杜祐谦也改变了原先的计划,不急着结丹,而是继续感悟。

顺便,到各国刷一刷存在感。

这一年,杜祐谦五十岁。

他开始往返于各国之间。

利用人道之剑,去调和风雨,调整地气。

他所到之处,尽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其实他若想改善凡人的体质,让子嗣艰难的夫妻拥有孩子,也是很简单的事。

但杜祐谦实在不想背上一个“送子观音”的名号。

仅仅现在做的这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