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7章 人道之剑,狗都不学(1 / 2)

加入书签

第307章 人道之剑,狗都不学

这也是杜祐谦百思不得其解之事。“还请道友为我解惑。”

“此事,说来话长。首先,佑德道友你得知道人道之剑的来历。”曾百铭又咕噜噜灌了两口药酒,在心中组织语言,才慢慢叙说。

“道友你虽知,《宗吾真君说剑集注》分为人道之剑、天道之剑、无情之剑和极情之剑四个部分,代表四种剑意。但道友你只粗粗了解了人道之剑,对其余三种剑没有丝毫了解。若伱将四种剑都学了,便会明白,这四种剑意都非宗吾真君所创造,而是他整理、学习前人的残缺剑术,融会贯通后,再自己阐发一番。”

“四种剑意,来源不同。其实若追溯的话,人道之剑乃是昔年人皇一脉传下,虽然流传到宗吾真君的时代,已经十不存一,但其立意高远,与天道之剑均为最上乘剑术,远超无情之剑和极情之剑。”

杜祐谦颔首:“原来如此。”

他只是附和一声,并不打断。

其实他很感兴趣知道,若说人道之剑乃是人皇传承,那天道之剑,又是从何处传承下来的?

难道是从远古天庭?

为何人道之剑能与天道之剑并称?

曾百铭接着说:“道友你既已粗学人道之剑,应该发现,人道之剑,并不擅长杀伐,对么。”

杜祐谦微笑着承认:“剑乃杀伐之器,不善杀伐的剑术,确实让人惊讶。”

他这还是给曾百铭留了面子。

说句不好听的大实话,不能杀人的剑术,学来干嘛?

让天师府上的舞姬学了给自己解闷吗?

曾百铭不慌不忙地解释:“人道之剑,虽然不善杀伐,但是却有着独特的功能。若精通人道之剑的剑意,则能以人心所向为锋,王朝气运为锷;包以四方,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长剑一挥,上决浮云,下绝地纪。可以调理阴阳,让人间风调雨顺,作物丰收,人道繁荣。当年人皇便是以此剑,而尽收天下之心。”

“而且,若道友将人道之剑领悟到精深处,当会明白,人道之剑虽然不擅长修士之间单对单的杀伐,但是非常擅长集众攻伐,以及封印镇压。”

“全本的《宗吾真君说剑集注》,自然远不如全本的《血屠剑经》。但是若只论人道之剑,和天道之剑,比起《血屠剑经》除了‘诛’和‘屠’之外的几种剑意,也是各有春秋的。”

杜祐谦对自己不了解的事,从不胡乱发表意见,因此只是郑重地听着。

从逻辑上来说,曾百铭说的并无问题。

但如果只是这样,他是不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去修炼人道之剑的。

至少近千年内不会。

练了干嘛?

去给吴国行云布雨吗?

曾百铭又仰头,将杯中的药酒一饮而尽,咂了咂嘴,这才微笑道:“这几百年来,漠南之地的灵气在不断消退,凡间灾难变多。就连福地里的灵气,也在下降。漠南的环境,也越来越恶化,凡人的生育能力也在下降。长此以往,恐怕漠南之地的人族将会消亡吧。而在人族消亡之前,我辈修士也会越来越难以修行,今后可能只有万中无一的天才,才有可能结丹;再往后,甚至筑基都会成为奢望。这些,道友都有所了解吧!”

杜祐谦点点头,不置可否。

他丝毫没有被吓到,如果曾百铭说的只是这些老调重弹的话,不可能打动他的。

到时候反正他已经离开了漠南,前往人间界。

甚至把自己的道侣、部曲全部带走。

漠南之地如何,关他何事?

曾百铭继续说:“不知道,道友还记不记得,几百年前,在下与道友第一次相见?那是在青阳宗遗迹里。当时同行的那位宗门前辈就曾说过,道友剑意凌厉,又有着人道气运缠身,会是修炼人道之剑的好苗子。后来通明真人也说过类似的话。”

杜祐谦还是点头。

对对对,你说得都对。

我是修炼人道之剑的好苗子又怎么样,可我不想修炼啊。

就连芳华眼中也闪过不以为然之色。

镇压、封印?集众攻伐?

能有什么用。

杀伐之力不强的剑法,狗都不学。

曾百铭来之前,显然是做过功课的,估计也猜到了杜祐谦不乐意练人道之剑。

他说道:“因为漠南修行环境恶化的问题,太和宗提出,希望我宗派出一名修天道之剑、一名修人道之剑的修士,最好都是金丹中期以上修为,两人共同配合出剑,当可发挥出四阶的剑意水准,来调理阴阳,缓和漠南的环境恶化,甚至可以让灵气在几百年内不再流失。若是能持续下去,每隔几百年培养一名修人道之剑、一名修天道之剑的修士,当可令漠南之地再延续几千年。可惜,在下虽然是修炼人道之剑,却在结丹时出了岔子。”

杜祐谦道:“原来人道之剑与天道之剑配合,竟有如此神异。”

他现在明白过来,这竟是太和宗压下来的任务。

如此一来,修炼人道之剑,倒也不是不可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