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一十九章 京城脚下小毛贼(1 / 2)

加入书签

“看来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京城的房价都是很贵的。”何言信把包袱放到桌上,累的额头都有些冒汗。

即便有空间那个作弊神器,两人还是带了许多东西在明面上,尤其是两个孩子的。

“先歇一会,喝口水。”宋叶箐从空间拿了水出来。

她也拎了行李,就是没他的重。于是趁这会没人,她把放在空间的东西取出来。

当初的矿泉水早喝没了,但她还是形成往里装水的习惯,生怕哪天就用上,包括一些其他的生活用品、粮食,金银等等。

两人现在的资产越来越多。反正除了钱,空间里的房契,地契可都不少。

宋叶箐自己卖各种药丸以及跟秦常山合作开的医馆虽然也有不小的盈利,但跟他的玻璃厂比不了,那个生意目前来说完全就是暴利。

所以里边的大部分都是何言信那边赚的,给她放着,而且这只是其中一部分。

前两年,他们赚的钱除了往钱庄存一部分用来掩人耳目外,其他的都换成金银放空间了。

可宋叶箐某天突发奇想。如果自己这个空间哪天不在了,那自家不说原地破产吧,至少也是元气大伤。就算她不怎么看重物质的都得犯心肌梗塞,气死过去。

更何况她只是对生活水平没太大要求,例如十五两银子的金簪她能往头上插,小摊上十文钱买的木簪她也能,甚至为了方便工作,更多时候还是用着木簪。

可宋叶箐又不是不爱钱,小钱钱谁不爱?反正她超爱的!

好在目前为止空间从未有过问题。但,万一呢?

于是两人商量过后,偷偷往房间里挖了个坑,埋了一部分金子进去,然后每个月往钱庄存的钱比以前多了一些,争取做好多重保障。

从那以后,宋叶箐就把空间里原有的东西,尽量合理化的拿出来用。问就是何言信去沿海谈生意买回来的啊如何如何。

比如土豆新种,对外解释就是那次夫妻俩一起去沿海的时候,宋叶箐无意间从外商那里发现这土豆比大安国的大很多,于是买了下来回来培育。

至于那个外商呢?人家卖完东西就上船回国了呀,谁还会漂洋越海去求证不成?

反正空间的事除了他们俩,任何人都不能透露半分,包括何承则跟宋承思。

自从孩子大了,在家没去上学的时候宋叶箐是完全不敢用空间的。生怕正用着旁边就冒出一句:“娘,你怎么把东西变没啦?”

孩子老是神出鬼没,与其提心吊胆不如不用为妙。

现在倒是确定不在。兄弟俩刚进门就忙着约上彭阿薇到院子里探险去了,小孩子压根不知道累似的。

他们一行有十人,到京城后就谢绝了到孙家商行下榻的邀请,直接找了个两进的院子,一个月起租,四十两银子。

差点忘了说,多出来的那两人是玻璃厂的护院,这次又被何言信抽调来当保镖,有出差费的那种。刚才被派到外头跟秋娘采买东西去了。

“不太方便的就是这巷子车进不来,得走上一段。不过这里边装潢不错,而且空间挺大,跟昭州的建筑比起来又是另一种风格。”

宋叶箐四处观赏了一番,就去把床铺上原有的铺盖收掉,置换上空间里自己的。

等她到偏房给俩孩子也换上时,何言信歇息够了过来帮忙。

他从宋叶箐手中接过床单往上铺着,跟她商量:

“玻璃厂以前只做源头产业,去年才慢慢在周边开了店。路上人多眼杂不好说话,其实我一直在想,这次难得来一趟京城,咱们要不要去考察考察,可以的话以后派几个人过来,在这也开一个,搞厂家直销?”

宋叶箐闻言认真思考了一下,说:

“倒也可以,这样以后小川和兄弟俩来京城考试也有个落脚的地方,方便许多。直接置一个带后院的商铺吧,找时间咱们一起出去看看,反正钱是带够了的。”

说完她又笑着揶揄:“就是这样看来,你又要得罪一下孙老板了。”

这两人一个比一个精,几年间来来往往坑对方多少次了都。

“不怕,孙老板宽宏大量,再说他已经习惯了。”何言信脸不红心不跳的,毫不心虚。

他明知道孙余林在京城的商行也在卖厂里的玻璃,甚至他们一家子刚蹭坐了孙家的船、马车。这才过去几个小时啊?就翻脸不认人了。

这要让孙余林知晓,还不得气到吐血。

“也不知道皇帝要什么时候才喊咱们入宫,别咱俩在街上看着房子就来了。”

这院子为啥这么贵,就是因为这里离皇宫比较近,走过去估计就十来分钟。

虽然已经找人把他们已经进京的事报上去了,但皇帝日理万机,也不知道啥时候才有时间。

“先不管他,来。”

两人从偏房出来,宋叶箐正说着话,何言信拉住她的手进屋把门一带。

“哎,别。还得收拾东西…”宋叶箐没能继续说话。

“待会我来弄。”何言信抽空回了句。

两人没发出太大声音,只偶尔有莫名的门板碰撞声音传出。

应该是在里边检查这门够不够结实吧,入住后是需要好好检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