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9章 耶稣会的老狐狸(2 / 2)

加入书签

而历史记载卜加劳炮厂的产品之后还被英军购买去参与过拿破仑战争,说明至少到二百年后的拿破仑时期这家炮厂的生产技术水平都还是世界一线的,放着这样一家铸炮厂的产品不用妥妥是暴殄天物。

当天傍晚,招待王文龙一行人的宴会在澳门的一个大海商家中举行,受邀客人不但有澳门议事会的高层,还有许多各国的商人海主。

万历年间大明官方的对外开关时断时续,船引也经常收紧,官方规定的福建月港通商口岸对于洋人极不友好,洋人又没有福建老乡的关系,想到福建走私都困难,和中国做生意的西洋商人大多选择到澳门停泊。

所以今天的酒会之上,除了葡萄牙海商,还有西班牙、英国、荷兰人到来,一些在洋人之中如鱼得水的中国海主听闻王文龙到来也全都积极参会。

王文龙是史记的作者,又是李旦的女婿,两个身份对于这些海主都极有吸引力。

酒会开始,澳门耶稣会监会神父范礼安举杯说道:“今天我带着喜乐、感恩的心情代表澳门耶稣会以及澳门议事会欢迎从福建而来的王建阳先生。友情是神所设立的,美妙的友情是神所恩赐的,愿我们的神将天上所有的福,地里所藏的福都赐给到场的朋友和你们的家庭。”

“为了友情!”在场众人都举杯附和。

王文龙也举起葡萄酒杯,然后抿了一口。

谁说洋人不会敬酒?这场面话说的不是挺好吗?

范礼安敬酒之后主动端着酒杯来找王文龙交谈,他一开口就是很标准的南京官话:“建阳先生所提的利玛窦规矩对我们耶稣会帮助很大。”

王文龙笑着说道:“我前两日同你们会中的龙精华交谈,他似乎对利玛窦规矩不甚支持。”

范礼安笑着说道:“往东方传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具体要怎么做大家总还是要讨论着来。”

王文龙问道:“范监会对龙华民和利马窦的选择怎么看?”

范礼安说:“利玛窦兄弟是个儒雅的天才,龙华民兄弟的胸中像潜藏着火焰,两人都是耶稣会的精英,为着同样的目的在做不同的事情。”

看着范礼安一脸慈祥的微笑,王文龙忍不住在心中说了一句:真是个老狐狸。

范礼安出生意大利,年轻时就来到印度,是沙勿略之后耶稣会主导东方传教的能臣。

他曾经担任罗马教廷印度教区大主教,中国和日本教区视察员。

范礼安经历过日本的基督教兴起到庆长禁教全过程,目睹了耶稣会最初想要在大明武力传教,到后来被现实撞得头破血流的整个现状。

如今这老头儿在澳门已经待了二十多年,对于整个东亚的情况都已经弄得门清。

他支持利玛窦的传教方法,但却又派和利玛窦意见相左的龙华民往大明传教,现在正在欧洲翻译《四书》的罗明坚也曾是范礼安的手下,罗明坚正是受范礼安的请托才回欧洲传播中国书籍的,包括阳玛诺、庞迪我、熊三拨这些前文所说到的传教士基本也是范礼安培养出来的。

这是个极其熟悉东亚情况的传教士,他不可能不知道利玛窦规矩的意义,但是对于龙华民等人明显会失败的做法又看破不说破。

因为利马窦的传教方法在天主教内部很受批评,后来历史中耶稣会就因为采用利玛窦规矩所以被后续来华传教的多明我会告到了罗马教廷,范礼安大概率是为了少惹麻烦看破不说破。

现场音乐响起,范礼安转而去和其他人交谈,而王文龙也被好奇的洋人给围住:

“王建阳先生,您真的觉得荷兰能成为下一任海上霸主吗?”

“我分析之后认为很有这样的可能。”

“简直是天方夜谭,您对欧洲的了解太肤浅了!”

“王建阳先生,您还有其他的作品吗?”

“我最近正在写一本关于中国儒家典籍的作品。”

“中国的哲学书籍太过深刻,我想我是看不懂了。”

“王建阳先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