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一章:民报发行(上)(2 / 2)

加入书签

因为写诗需要情绪,这么多诗绝不可能在短短六天写得出来。

殷启自然不能说自己是抄袭的,于是点头默认。

接下来,陶成章和鲁迅又凑在一起,看起了《射雕英雄传》,很快就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了进去。

这个时期虽然也有武侠小说,但都还不成熟,剧情也都是记流水账,哪里比得上已经非常成熟的武侠小说代表《射雕英雄传》。

直到傍晚时,俩人才看完小说,不舍地抬头。

鲁迅叹道:“殷兄,你这小说写得太好看了,让人不知不觉中着迷。我相信登报以后,肯定会大受欢迎,所有人都会忍不住持续购买我们的报纸。”

陶成章亦是信心十足,说道:“或许要不了多久,我们的报纸就能卖到杭州、宁波,甚至是上海、苏州等地,传遍大江南北。”

殷启笑了笑,说道:“接下来民报如何发展,就看你们的了。对了,登报时用我的笔名西门要吹雪,你们最好也用个笔名。”

用笔名不是为了故弄玄虚,而是为了自我保护。

特别是民报,是满清底线的边缘试探,搞不好哪天就会因为某篇文章得罪了朝廷,到时候报社可以用不知道作者真实身份推脱。

陶成章和鲁迅都点头,他们当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

鲁迅说道:“那以后我就用鲁迅做笔名。”

陶成章说道:“我叫陶耳山人。”

三人又聊了会,殷启便起身离开了。

………

时间悠悠,转眼间就到了中秋节。

从几天前开始,殷家就已经在准备了,张灯结彩。

城里也弥漫着节日的气息。

殷成涛这些天有些烦躁,因为都已经半个月了,关于团练之事,知府依旧在推脱,甚至还乘机又索要了千两银子。

如此贪得无厌,他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大儿子殷轩寄信回来,说要晚点回来,他在杭州搭上了一个洋人,对方有能力搞得各种机械设备,因此想乘机与对方搞好关系,拓展家族产业。

好在二儿子现在很老实,整天练功都不出院子,甚至连三餐都不与他们一起。

这天早上,殷成涛夫妇和殷诗诗正在吃早饭。

大管家拿着三份报纸走了过来,兴致勃勃地说道:“老爷,夫人,小姐,我们山阴有报纸了,今天才刚发行,我买了三份回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