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2 很久(1 / 2)

加入书签

在屠刀即将落在杨铮心上时,杨铮并没有感觉到恐惧亦或是悲伤。  他只是好奇的问道:“为什么三十五岁就是一个程序员的尽头?”  这句话似乎也是很多人的疑问。  为什么三十五岁对于很多职业很多人来说,就是职场尽头。  年轻的hr也是第一次被问到了这个问题。  但他很聪明,再加上他的身旁坐着一位更加老练的hr。  对于这个问题,他们其实也私下讨论过几次。  “因为人只要到了三十五岁,无论是体力、注意力还是智力都会大不如前,并且人只要过了三十五岁,他们的精力也渐渐会从公司转变为家庭。”  年轻的hr本来可以拒绝回答这个问题,但不知为何,是证明自己的想法?又或是看着对面比自己年长许多却穿着朴素的男人,同情心破天荒的泛滥?  所以他才给出自己所认为的——职场上最正确的答案。  但不料对面的男人听到这个答案,脸上依然平静。  他仔细琢磨着年轻人的话,继续平静的说道:“我自从离职了上一家公司之后,我去下了一年象棋。”  “这一年的象棋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个道理正是人的体力,集中力,还有你刚刚说的智慧,虽说的确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而出现难以预料的波动,但也正是因为这难以预料的波动,人的专注力和智慧反而不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而衰减,反而会随着波动、阅历,年纪增长等其他因素而慢慢沉淀。”  “至于你刚刚所说的,人只要过了35,会将重心从工作转为家庭,但我也并不认为这是件坏事。”  “因为一个人将重心从工作转为家庭,他会学到了两个词语。”  “一个是责任,一个是义务。”  “这两点我觉得也可以用在工作上,我还觉得,有了责任和义务的约束,对于一个职场人来说,他的工作也会越来越用心。”  “可…三十五岁之后,大部分人都丧失了创造力,也丧失了野心和狼性。取而代之的是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随遇而安的生活,这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大环境里来说,随遇而安,基本上可以宣布一家企业的死亡。”  年轻的hr又想到他曾经看到过得一份所谓官方的“职场调查”,他冷冷的说着他认为的道理。  “但是每个人都不一样啊,不是每个人到了年纪,都会选择那样的生活。”  杨铮依旧很平静,他看着年轻的hr又说道:“并且我认为一个人到了随遇而安的境界,对很多企业来说,也算不上是一件坏事。”  “因为你们所认为的随遇而安,其实对于像我们这样的中年人,却是脚踏实地的积累。只有积累足够了,我们才能厚积薄发。”  “你说的全是…”年轻的hr还想反驳什么的时候。  老练的hr却打断了他的话。  “杨铮先生,你还是回家等消息吧。”老练的hr用着官方的回答,终结了这段有些不愉快的面试。  他的脸上无悲无喜,似乎杨铮所说的话,在他眼里全是废话。  在杨铮离开座位,走出大门后。  年轻的hr脸上依然有着不服气的神情,因为他觉得刚刚的那位中年男人,似乎在质疑着自己。  质疑着自己的权威。  没错,是权威,这个今年才二十四岁的年轻人已经尝到了权力的滋味。  他可以允许别人去质疑他的答案,但他绝不允许,别人在质疑后,自己不能去说服对面。  但想到在他之后,还有三位求职者。  他暂时压住了心中的怒火。  他控制着情绪面试着最后三位求职者,那三位求职者,两个应届,一个中年。  两个应届生明显也不符合条件,糊弄了一番后,二人用着官方术语打发过去。  看着二人欢天喜地的表现,他们倒是有些动容。  毕竟他们以前也是这样过来的。  但很快,他们又恢复了平静。  而最后的那位中年,也三十三了,对于这位中年,二人想起了之前的杨铮。  语言里也难免多了一些刁难。  但这位中年男人似乎习惯了刁难,他赔着笑,不停的点头哈腰,宁可降低工资待遇,也不愿提前离开。  看着这位可怜兮兮的男人,年轻的hr之前积累的恶气,也化为嘴边的一口浊气。  似乎他也正如之前所信任的官方数据一样,现在的他,已经没有太多的理想,取而代之的就是惶恐与沧桑。  可就算他的待遇降到最低,就算他能接受长期加班。  但二人依旧没有录取他。  他们只会相信,下一次的招聘,大概率会比今天更好。  结束完一天的面试。  两位hr也找到了一个饭店,一边吃着晚饭,一边说着今天的心情。  然而这个话题,也始终脱离不了杨铮。  年轻的hr还是有几分火气的,新时代的他,虽说只和杨铮差上不到十岁,但自小就接受互联网冲击的他,不愿意去听人反驳自己的意见。当然他更反感别人跟他诉说着大道理。  不仅是他,老练的hr,也一样。  二人自打工作以来,遇见过无数奇葩面试者,有的面试者满嘴谎言,有的面试者满嘴跑火车,但说大道理,妄图用道理证明自己的面试者却是第一个。  虽说那人有几分歪理,但决定生杀大权的还是他们二人。  只要他们两不同意,就算比他们优秀许多的人,都无法迈进这间互联网新贵公司。  似乎权力成为了他们的全部。  当初青涩,满脸理想的他们,在这几年的职场里,好像比起他们都看不起的中年人,更快的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