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9章 夺城(2 / 3)

加入书签

,路上不时有战马跌倒。

当时察合台还有几个儿子在世,合答海是幼子,四子是撒班,撒班和他一样,存在感极低,察合台对他也不好,最大的次子木只哲别,他虽然最大,但生母是个女奴,地位还不如合答海。

拉伊城境内一片安祥,合答海这几天都瘦了好几斤,他拦住路过的一队商人,问:“你们去哪交易?带的什么货?”

这队商人是往东去的,看到蒙军拦住,赶紧道:“我们是拉伊城的商人,往东去德里苏丹国(印渡)交易,我们主要带的是地毯和织金物,还有金光,水精等宝石,一切金银器。”

接着他拿出一张公文,上面显示他已经在拉伊城向忽必烈交了税,然后可以一直往东,进入德里苏丹国。

他还表示,他主要的任务,是帮蒙军在德里苏丹国进购棉花。

蒙军现在学宋军打造棉甲,但棉花远远不够,自己在拉伊城边种后,宋军又把棉花价格打下来了。

现在整个世界,能和宋军棉花价格比的,只有最大的棉花出产地德里苏丹国。

合答海又问:“拉伊城最后有没什么不同?”

商人一脸茫然,不知道他问的什么意思。

合答海让人随机检查了一些物货,确实如此。

就在他准备放行时,撒班问:“你们为什么不走水路?”

商人表情好像要哭了:“走水路要经过波斯湾,马六甲,现在都在宋军控制下,税费越来越高,从十抽一,变成了五抽一了。”

“而且宋军对棉花征重税,棉花是三抽一。”

显然宋军是不想蒙军学宋军打造棉甲。

“马六甲也被宋军控制了?三佛齐王朝呢?”合答海奇怪的问。

“宋军正在攻打三佛齐,三佛齐都快被灭国了,苏门答腊的都城也被攻破,残余的人正退往亚齐,灭国是逃不掉的。”

合答海三兄弟面面相觑,没想到宋军还有空在攻三佛齐。

不过这样也好,宋军顾不到他们蒙古内乱。

“你走吧。快走。”合答海问完,带着人马稍微休息下,继续往拉伊城赶。

此时他们已经进入拉伊城附近,四周到处能看到百姓在收棉花。

拉伊城就在波斯北部,波斯北部的棉花是九月和十月开始收获,最晚到十一月。

再往东去,德里苏丹国的棉花是十一月到一月收获,而德里苏丹国南部是十二月到二月。

所以这批商人去德里苏丹国后,正好赶上当地棉花大量上市的时候。

当年脱列哥那拍板,没有大规模种棉花,而在拉伊城,忽必烈力排众议,不但劝说蒙哥种棉花,还在拉伊城打造了新的港口,建造了船厂,训练自己的水师。

所以拉伊城这边正在收获棉花,到处都是人。

合答海看着田野人忙碌的人们,知道伊希母河的消息还没有传到拉伊城。

“快走。”他信心十足,一马当先,不一会就靠近了拉伊城。

他们人马还没到,拉伊城里已经有人看到他们,接着一百多骑甲干从城里冲了出来。

在城外百步左右拦住他们,双方刚一见面,合答海兄弟表情一凝。

拉伊城的蒙军穿着有点类似宋军的棉甲,看起来和宋军差不多,好在头盔不像,但看起来防护力不错,关键现在十一月份的晚上有点冷,这棉甲防寒也不错。

对比下双方的甲胄,合答海感觉还是宋军的棉甲更好。

忽必烈在拉伊城已经经营的有模有样,这地方如果夺下,可是一块大好的封地,合答海心中狂喜。

“站住,你们是哪来的?”对面一个千户那颜上来就问,根本不认识合答海兄弟。

没办法,这三兄弟存在感太低。

察合台那边,孙子不里和儿子拜答儿参与过西征,也多次领过军,名气比较大。

相比起来,这三兄弟认识的人就少。

“我是察合台大王的王子合答海,这是我兄弟撒班,木只哲别--”

合答海一顿介绍,对面表情立马客气了很多。

接着合答海递上公文和类似中原的圣旨。

“忽里勒台大会已经结束,贵由选为新任大汗,我们是奉命来接防的。”

“啥?”对面那千户一愣,马上问:“我们兀干王呢?”

蒙哥当年居地叫兀干,部下都叫他兀干王。

“宋军趁我们开会,蠢蠢欲动,蒙哥大王和拔都大王等,正整顿兵马,可能东征。”

千户不信,这么大事,蒙哥会没有派人回来说一声。

“你们等着,我回城禀报四王子(忽必烈)。”

说罢转身就走。

合答海一看骗不进去,抬头发现前面拉伊城城门是开着的,不时有百姓进出,草泥娘的,二话不说,拔刀就砍。

对面千户刚转身,扑哧一声,人头直接落地。

“杀。”合答海胆子也大,城中守军远比他们多,但他一声令下。

两千精骑疯狂突击,根本不管现场一百多骑,直接往里杀。

来之前他们就研究好战略,只要制住忽必烈就好。

“敌袭。”拉伊城上立刻惊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