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0章 皇长子有任务(2 / 3)

加入书签

了二十,其中大部份是守卫仓库。

朝廷配发制式弓弩十部,简易锁甲二十具,其他兵器他们自己配,每年来验收轮换或维修,不能丢失。

郭雄的很多护卫,都是从临安自己郭家调来的,用自己人。

当然了,这回大宋其实相当安全,外面也没什么匪类,真正敢抢银行的肯定没有。

朝廷也是表示了对银行安保的重视,让这批民间银行家更有安全感。

十二月份,郭雄的仓库还建设扩大中,济南府户曹主事上门了,问他银行准备的怎么样?

郭雄说,等明年一月可以营业了。

户曹主事又问,你们能存多少金银(即换多少金银币)?

郭雄说,按他们仓库最后的大小,铜钱不说,金银至少能放五十万两。

户曹主事便与他签定协议,明年元月初,朝廷会运来价值五十万的金币和银币。

郭雄帮朝廷兑换,换回来的金银,再上缴朝廷。

郭雄一一答应。

他心中想着,皇帝赵与芮真是会赚钱啊,这波换回来后,这五十万金银,朝廷最少能铸造五百万金银币,翻个十倍是没问题。

当天他和随从们说,金银币不能看重量,还得看购买力,但郭雄心中知道,更重要的是,朝廷不能滥发,一旦滥发,那购买力就会大大折扣。

好在赵与芮都有规定,每年根据大宋的财政收入和支出,限定发行的金银币。

同时各地每年都会统计物价,上报朝廷,朝廷会根据物价变化,再决定扩大发行,还是减少发行量。

郭雄认为,这些事赵与芮活着的时候能干的很好,但赵与芮之后,换了大宋皇帝,将来会怎么样,可不好说。

他父亲郭城璋也问过赵与芮类似问题。

赵与芮也给了回答:理论上,只要大宋经济不崩,朝局不崩,货币体系肯定不会出错。

除非有农民起义造反,或外敌打进来,经济崩了,朝局崩了,那可能出现滥发的现象。

人家欧洲和西亚中亚那边,比大宋提前几百年用金币银币,经济大部份都是好的,只要不打仗,金银币的重量真的不影响购买力。

当然,人家没要求百姓们用金银换金银币,赵与芮要求了,但不强制,你可以不换,只是以后市面上肯定不好流通。

进入元贞十一年,元月,郭雄的银行还没开业,朝廷又有劲爆消息。

皇长子赵祺进封为汉王,封地汉州(飞律宾),朝臣惊动。

郭雄身为赵祺的好朋友也大为震惊。

赵与芮现在已经有六个皇子,但从来没有封过王,第一次封王,才十七岁的,刚刚从学校毕业,还没上大学的赵祺就被分封到万里之外。

但更震惊的还在后面。

赵祺封地包括汉州(飞律宾)、婆罗省(文莱和印泥)、新加波等南洋部份岛国。

以五年为期,到期就得轮换。

按赵与芮的说法,以后分封的封王也好,各地总督也好,都是五年轮换,不能在一个地方呆五年以上。

赵祺这五年还是有任务的,除了经营好汉州和婆罗省等,还得攻略后世的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即马来西亚和印泥),五年期满时,宋军要彻底占据马六甲海峡。

这是皇帝对皇长子的考核,也是他快成年时接到的第一个任务。

这些具体的信息外面人是不知道的,郭雄和赵祺是好朋友,后来才知道。

皇帝给赵祺两万水师(不包括刘整在波斯的人马),五年时间,五百万贯启动资金,汉王节制两省的权力,让他占据马六甲,征服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的土著。

五年之后,赵与芮希望看到赵祺回交给皇帝赵与芮的,是一千万贯,两千万贯,甚至是五千万贯,而不是,父皇,我钱用完了,啥也没有了。

这会赵与芮也正壮年,才三十六岁,皇长子分到万里之外,很多大臣以为皇长子赵祺出局了,二皇子赵禥突然火热起来。

郭雄也不管这些,在他的了解和看法中,征服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最多一万宋军就够了,赵与芮给了两万,可见对儿子的宠爱。

郭雄继续干他的银行,他的银行在元贞十一年元月中旬正式开业。

与此同时,济南知府钟友的长女钟盈和郭雄正式订婚。

双方都对对方很满意,双方父亲当年是好朋友,又都是皇帝赵与芮的勋贵,钟友是知府,郭城璋是国企高层,也算门当户对。

尽管朝廷前面已经宣传了好几个月,但开业之初来兑换金银币的也不多,很多人都是看金银币好看,精美,兑换几个玩玩,毕竟朝廷给了五年时间,以前的货币都还能用,只是现在会子已经彻底不流通了。

会子在五年前就逐步退出市面,现在能见到会子,反而是稀罕物。

百姓们刚开始换的不多也正常,因为民间也有人在传重量问题,我一两白银换几钱重的银币会不会吃亏?

但民间拥有整两白银的还是少数,大部份百姓用的都是铜币比较多。

朝廷也率先在官方交易中以大量金银币来进行,这迫使商人们只能接受。

很快,也有人感觉到金银币的益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