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0章 天神之王的代表,拔都(2 / 3)

加入书签

兵跟随下,大胆袭击阿尤布埃及的萨拉丁的3万军队,结果后者精锐的马穆鲁克近卫军几乎被全歼,共伤亡2万余人。萨拉丁带着1/10不到的残余部队逃回埃及,圣殿骑士团一战成名,处于巅峰时刻。

但仅过了十年,萨拉丁卷土重来,圣殿骑士团大败,损失惨重,还被萨拉丁攻克了耶鲁撒冷。

此时的圣殿骑士团已经算是比较没落的,但在亨利的两万大军中,居然还是最精锐的。

他们和亨利的本部人马,被布置在大阵的最中间,亨利二世周围,全军没有人有铁甲,骑兵们拥有少量的锁甲,就是欧洲最精锐的骑士,绝大部份是皮甲,他们的盾牌也多种多样,有三角盾,有小圆盾,还有水滴形盾,其中少量战马也会罩具,但大部份战马都没有任何保护。

亨利大军的两翼前排是弩兵,弩兵后面是农民和矿工,这些农民和矿工很多都是第一次上战场,身上连皮甲也没有,只有亚麻布衣。

蒙军其实给了亨利二世很多时间,仅在整合兵马就用了一两个月。

如果对面是宋军的话,宋军不知做了多少工事,至少也给步兵们打造些简单的盾牌,然后让步营在前,弩兵在后。

可这会欧洲人打仗套路就是这样,双方摆开阵型就打,基本没啥战术和技术含量,亨利二世还把弩兵放在两翼最前,这也是他们仅有的远程武器。

里格尼茨城是座大城,原本亨利二世可以守城的,但他偏要选择野战。

而战场本身,是河流间一块足够大的旷野,非常适合进行骑兵野战,蒙军那边轻骑在前面,后面带着投石机,也就是他们后来称之为回回炮的石炮,还有学自金国和宋军的简陋火器,最后面还有一波重骑兵。

双方刚刚进入战场,亨利那边的牧师就开始祈祷,看的斡儿答和拜答儿等蒙古将领一愣一愣的。

这要有个穿越的人在现场,还生怕亨利二世那边突然放个暴风雪之类的大技能。

等牧师祈祷完后,波蓝联军的轻骑兵率先出战。

蒙古人打仗还是老套路,中路骑兵先伪装败退,波蓝轻骑长驱直入,蒙军骑兵分两边掠向波蓝骑兵两翼,等双方距离进入射程之后,噼里叭啦,蒙军立刻射了起来。

这会别说波蓝人,就是整个欧洲也没骑射厉害的骑兵,欧洲人骑兵都是贴脸冲锋的,谁像蒙古人这样掠射。

波蓝轻骑上去就遭重创,被蒙军射的人仰马翻,又追不到蒙军。

亨利二世指挥水平也不行,这要看清蒙军的战术,现在找个地方守一守,打阵地战或许还能打打,他见骑兵不行,立刻组织全部人马,让余下的步骑保持紧密的距离,然后一同往前逼近。

亨利二世也是欧洲人贯用的思路,全军上前贴脸干。

这对面要是其他欧洲军队,肯定也是毫不犹豫,迎军而上,下一刻双方就能在中间肉搏撕杀了。

可蒙古人不讲武德啊,他们还是先退,故意引透波蓝联军。

联军阵形保持不错,前后都紧密相连,蒙军找不到可以切开的缝隙。

于在联军前进到一定距离后,蒙军那边的石炮和火器突然发射。

欧洲人还是第一次看到战场上有人用火器。

蒙军的火器相当简陋,都是南宋以前用过,现在淘汰早不用的。

那是北宋武经总要中记载的驾设式火箭,以火箭和毒药烟球为主,里面混合了石灰、火药、巴豆、狼毒、沥青、砒霜等物。

蒙古军还顺势点燃了芦苇和牛粪,加强有毒烟雾的攻击效果。而蒙军前排会事先准备湿面具和蘸水护具,所以受到的影响不大。

这些攻击手段,都是和金宋交国时,蒙军承受过的,初遇到会很惊慌,见多了也就知道没什么杀伤力。

但可怜的波蓝联军没见过,很多人还以为是巫术,顿时全军一片混乱。

蒙军这时把重骑兵调到最前排,直接上去和对面骑兵肉搏,轻骑兵则绕道侧后射杀对面没有披甲的农民和矿工。

波蓝骑兵几乎被一击就崩,蒙军轻易的把混乱的大军切成两断。

等亨利二世想撤退时,发现已经被蒙军堵住,根本撤退不了。

亨利二世很快被蒙军活捉,然后拜答儿把他按在地上,跪在战死的蒙军面前,慢慢砍下他的头。

被切在另一边的波蓝联军逃出去很多,圣殿骑士团的骑兵损失比较少,亨利二世岳父的援军也逃走大部份。

蒙军战后把亨利二世的头颅插在枪尖上,围着里格尼茨城游行,震慑还敢抵抗的城中军民。

蒙军还切割了所有死者的右耳朵,一共装了近二十大袋。

这战之后,整个波蓝地区再也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蒙军在战场上又得到数千降军。

不过好在蒙军没有继续清除波蓝余下的城堡,因为他们赶着和拔都会师。

斡儿答和拜答尔军随后带领军队进驻卡恰瓦河附近之奥德穆霍夫,十一月初,又蹂躏了拉齐布日,并于次日离开该城。

由于无法越过波希米亚山区边界,蒙军进一步向东移动,从奥帕瓦进入摩拉维亚,于十月底就抵达凶牙利北疆的特伦钦附近,虽然该城堡本身未被攻下,但周围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