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3章 蒙人纪律有点差(2 / 3)

加入书签

“杀,一个不留。”忽必烈大吼。

“轰隆隆”蒙军在五百步外开始提速。

宋军那边也是缓缓提速。

但宋军提的慢,蒙军则不停加速。

五百步,四百步,三百步,两百步。

忽必烈一直在观看宋军,不是说宋军两百步后就下马步射了吗?

但他想看到的下马并没有出现。

只见对面宋军纷纷举弓。

“嗡”现场一片嗡响,滑轮弓大显神威,两百步外就开射。

其实宋军滑轮弓两百步威力不够,但箭在飞行中,蒙军正在加速。

等箭落下蒙军已经进入两百步内。

嗖嗖嗖,密集的箭雨飞进蒙军阵中,忽必烈这才知道奥屯世英的提醒不是开玩笑。

这个时代哪有普通步骑弓能射这么远的。

宋军全军骑在马上射。

而且根本不瞄,射速飞快。

很多人都不看前面,直接一支支拿箭,对着前面就无脑射。

宋军射术不如蒙军,质量不够数量凑,完全靠射程和箭多来弥补双方的差距。

这么多箭射过去,就算不瞄都挺有威胁的。

扑通扑通,对面人仰马翻,不时有蒙军被射倒在地。

蒙军每前进十几步,宋军能射一轮。

从两百步冲到八十步时,宋军最快的射了七八轮,慢的也能射五六轮。

短短一百多步的距离,宋军向蒙军倾泻了近两万支箭。

蒙军越近死伤越重,冲进八十步时,蒙军被射倒了五六百骑。

忽必烈眼珠子都快看掉了。

宋军的超远距离和速射简直让他目瞪口呆。

其实这命中率已经相当低了,四十多箭才射倒一骑,而且很多人可能战马中箭,人没事,也有人伤势不会太重。

忽必烈自己的战马屁鼓上也被射了两箭,不过他运气好,居然没掉下马来,战马也没倒,不然他也得受到重创。

一看宋军的箭雨这么猛,忽必烈也有些忌惮,立刻降速往后拖。

此时前锋蒙军已经进入宋军六十步内。

宋军开始提速,中高速下射箭的能力,宋军比蒙军可能差点。

按照以往的打法,蒙军要么先掠射,反覆拉据,要么射两波后,直接冲上。

可宋军射程太远,蒙军要掠射,还得被宋军继续射。

忽必烈一咬牙,直接下令射两波冲上去。

蒙军的风筝战术面对宋军射程这么远的弓箭肯定是吃亏,甚至是全面挨打。

冲,只有冲,忽必烈的战术水平也是相当高的,看到宋军超远的弓箭,立刻更改命令。

这下蒙军更吃亏了,他们冲锋时是从慢到快,最后进入五六十步蒙军射程时,他们前锋已经被宋军射了近十轮左右。

现在轮到他们射时,他们正是中高速的时候。

对面宋军见蒙军冲上,也没有避让,宋军速度没有蒙军快,仍然一边冲一边射。

双方噼里叭拉一顿对射,双方都有人马倒地。

蒙军才射了两轮,就有人收起了手中的弓,还有人直接扔掉了弓。

对面宋军却不扔弓,纷纷挂到马背右侧。

“杀。”蒙军那边狂吼。

“杀。”宋军这边也在吼。

双方都弃弓举起兵器,勾枪,马刀,像两股洪流狠狠撞上。

两军刚一接触,双方人马嘶鸣,都有落地。

但见忽必烈猛的瞪大了眼珠子,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

冲近之后才发现,宋军居然有一半身披铁甲。

宋军三千骑中其实有一半是重甲骑兵,一半是轻甲,冲前面的全是重甲。

双方刚才进入五六十步的对射中蒙军就大量吃亏,很多宋军身上中箭都没反应的。

他好像终于明白宋军为什么一人带三马了。

这会正是八月九月份,西夏这边还是比较热,宋军平时肯定不会穿厚重的铁甲。

宋军来时人和铁甲是分开带的,等和蒙军交战时,有一半人忽忽换上铁甲,所以宋军前锋刚刚骑马往前时,提速一直比较慢。

提速慢除了可以保持宋军射程的优势,还能保持重甲的马力。

等到双方冲到一起,蒙军发现对面全是重甲,这下又是大大的吃亏。

双方第一波冲到时,现场是大量蒙军被撞翻或砍翻。

很多宋军都是直接和蒙军对砍。

即你砍你的,我砍我的。

有蒙军提着勾枪对着宋军胸前就捅,宋军也不避让,双腿紧紧夹着马腹,举刀砍向蒙军。

“当”那蒙军高速撞上宋军,一枪顶在宋军前胸,却听到当的一声,双方都是身体猛的一晃,差点被撞下马来。

蒙军整个人都震惊了,高速下的冲锋,居然没能洞穿宋军前胸的铁甲。

好在他的冲剌影响了宋军的马刀,宋军一刀没有砍中他,双方很快和后面的敌军相遇。

迎面又是一骑宋军猛冲上来。

这蒙军已经知道对面铁甲很厚重,根本来不及反应,稳住身体挺枪打算剌对方的马头或脑袋。

但见对面宋军左手拿着一柄短枪,右手放在腰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