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09章 忽必烈的打算(2 / 3)

加入书签

战,全军休息一下,明天直驱哈剌合林。

孟瑛这会也不知道距离哈剌合林具体有多少远,但肯定是在一两天路程内。

如果他知道只有两百多里,骑兵全力跑一天也能到,但肯定人马疲惫,也没必要,不如在原地休息一下,以逸待劳。

因为蒙军知道来了敌人,他们不知道宋军来了多少人,也不可能立刻抛弃哈剌合林,往西面拔都或窝阔台领,或南面西夏撒。

就在宋军在原地休息的同时。

两百多里外的和林城内的唆鲁禾帖尼收到了使者狂逃回来的消息。

“有蒙军杀了蒙军。”

“?”唆鲁禾帖尼一脸懵。

使者说从东面看到一人双马的蒙军,杀了他们这队人,还好他肚子在痛在后面拉了便,逃过一劫,对方还穷追不舍,追了他五十里,好在路上遇到一个牧场,使者跑进牧场,召集人手,对方才回。

“伱确定是我们的族人?是谁会对我们的人下手?”唆鲁禾帖尼疑惑不解。

“窝阔台要对我们动手吗?”亲卫百夫长亦扎剌小声的问唆鲁禾帖尼。

唆鲁禾帖尼显然不相信,她茫然摇头:“不可能,不可能。”

“对方一人双马?”她再次询问。

“一人双马,我看到有很多马。”逃回来使者肯定的道。

<divcss="tentadv">“他们有多少人马?”

“我不知道,我已经让阿让牧场集合一波人去查探,消息很快会回来的。”

“一人双马?”亦扎剌也在自言自语。

在这边他们蒙古人外出也很少一人双马,因为到处都有牧场可以换马。

一人双马的话,除非是从远处来的,难道真的是从官山来的?

宋军穿着蒙古衣服,使者又是在百步外看到,确实分不清对面是什么人。

唆鲁禾帖尼也没有慌,她向来镇定自若,拖雷死后,是她托起了整个家族,并受到所有人的尊敬。

“把忽必烈,阿里不哥,拨绰、末哥他们都叫来。”

唆鲁禾帖尼要把没有跟随蒙哥西征的儿子都叫过来,但他们并不是个个都在和林城内,有人甚至还打猎未归。

部下去叫人的同时,唆鲁禾帖尼问亦扎剌:“和林城建的如何,有什么地方能攻进来?”

亦扎剌立刻道:“城墙大部份都建好了,只有东门一段和瓮城还在建造中。”

宋军来的真太是时候了,唆鲁禾帖尼先建万安宫,然后再建和林城,现在和林城还有一段城墙没建好。

唆鲁禾帖尼点点头:“调动所有能战之士先上城墙,让工匠们加紧时间,如果来不及,先以大石和木料堵住这段,我一定要知道来者是谁,有多少人?”

唆鲁禾帖尼并没有像孟瑛预料的那样,集合兵马,匆匆出去迎战,她反而打算先守住和林城。

但和林城大小有限,目前附近两百里内有八万户蒙古牧民,近二十多万人,显然不可能全部撤进来。

更别说还有养着的几十万战马,上百万的牛羊。

两人正在商量,外面报告说忽必烈来了。

忽必烈做为唆鲁禾帖尼身前现在最大的儿子,已经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

忽必烈进来后,先站在一边静静听了会,很快便道:“咱们这么多人口和牛马羊,恐怕无法全部迁入城内?”

唆鲁禾帖尼非常果断:“附近就近先能迁的先迁进来,远处的派人通知他们暂且往更远的地方避。”

“对面应该是针对和林城和咱们来的。”唆鲁禾帖尼道:“只要牧民们逃远一些,定然无事。”

忽必烈却没这么想:“会不会是宋军?”

如果是宋军,按宋军以前和蒙古人的战斗习惯,那是见人就杀的。

当年蒙宋议和前,宋军在察合台的领地内到处横扫,见人就杀,给所有蒙古贵族留下了心理阴影,蒙古贵族们大部份同意议和,也有这个原因之一的。

唆鲁禾帖尼和亦扎剌也不知道啊,但想想不可能是宋军从东面来,那得走多少里,过多少蒙古的地盘,不可能一直没消息的。

就在这时,外面有人匆匆跑进来,阿让牧场的人来了。

阿让牧场的集合了一百多人跑过去查看消息,先是遇到成队成队的哨骑,全是蒙古人打扮,他们试图上前查看清楚,问是谁的人马,但对方老远就开始和他们对射。

阿让牧场的人无法接近,接着又往后绕看,发现最少有数千蒙古骑兵。

当时阿让牧场的人几乎可以确定是蒙古人,因为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规模假扮的蒙古骑兵。

“敌军人马应该数万,外围全是骑兵哨骑,驱赶和射杀咱们的人,不让咱们靠近,想知道到底有多少人马,得冲进去。”来者汇报。

唆鲁禾帖尼和亦扎剌还在考虑什么,忽必烈道:“集合更多的人马往里冲,往前冲,是不是蒙古各部,打几轮就能知道,你们连来的都是什么人都看不出吗?”

亦扎剌想了想道:“我亲自去。”

阿让牧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