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6章 汽轮球和裂解炉(2 / 4)

加入书签

时双方打了几个时辰,都未必能打中几炮。

好在现在其他国家都没有宋军这样的火炮,宋军水师可以贴近了打,提升命中率。

赵与芮看了会水师的新船和新炮,心想如果解决了蒙古,就可以开启海上殖民了。

从战船上岸后,赵与芮对战船相当满意,就是没有对手可用。

他召来几个重要工匠,向他们道:“下一步你们得往这方面研究。”

“船体要更高,分成几层,比如第一层有十门炮,第二层有十门炮,第三层有十门炮,或者更多的炮。”

一艘船分三四层,火炮能超过五六十门,甚至七八十门。

工匠们认真听着,不时点头,有人情不自禁看向四周,这船要放几层火炮,这船还得了?打谁用的着啊?连工匠们都觉得,大宋现在的战船已经无敌了。

下午从海上回到临安城,赵与芮马不停蹄,直接去了凤凰山北。

这边火器局、匠作局、机械司等各级工匠官员都在这里等着皇帝。

去年七月赵与芮确定了枪管和构造,然后让匠作局和火器局开始打造燧发枪管和枪机。

枪管早就打造好了,按赵与芮的要求,分为卷筒式和钻孔式,因为钻孔式人力经济成功太高,赵与芮最后先选择了卷筒式。

但枪管后面的枪机部份进展困难,还有不少难题经常需要赵与芮来解决。

最近工匠们又遇到难题,只能请示皇帝陛下。

等赵与芮到了现场,看到工厂里的桌上放了两部枪机。

一部是木制的,一部是金属制的,而且木制的全部放大了,约等于正常枪机的三倍。

放这么大,就是让所有工匠能看清楚枪机零件和运作。

赵与芮自己也是半吊子水平,脑海中的经验和记忆都是前世看历史网文学来的,讲了个大概给工匠们,然后由工匠们自己琢磨。

“陛下请看。”火器局侍郎唐波这时向赵与芮解说。

“这是扳机,这是燧石夹,这是药池,咱们填好药后,扣动扳机---”

现场有人用金属枪机直接在试,前面都没有枪管。

点火率有点低,打击了十下,点火成功两下,简直效率低到发指。

然后唐波向赵与芮解释,而且这枪都不能竖起来,药池里的药会掉。

赵与芮看着有些发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片刻之后,“叭”赵与芮一拍脑袋:“朕忘记和你们说了,药池上面和下面都得有其他零件。”

“?”工匠们面面相觑。

“这上面有个东西啊----让朕想想----”赵与芮在原地走来走去,突然问道:“你们这燧石撞什么起火的?”

“火镰啊,陛下说的。”

“对对,火镰盖,上面得有火镰盖,可以防风,防漏,防水,下面得有火镰簧---”

“还有这火镰得用火钢做大点,一定要大--”赵与芮向他们解释。

通常燧发枪在发射前,燧石夹被枪内阻铁卡住,火镰被火镰簧控制固定,紧紧盖住药池。

“当扣动扳机释放阻铁,燧石夹向前快速运动,与火镰的钢制表面摩擦,撞击力使火镰向后运动,同时打开药池盖露出引燃药--”

燧石和火镰撞击形成的火花落入药池点燃引燃烧,引燃药发出的火焰通过枪管侧面的火门进入枪管,点燃枪管内的发射药。

火器局的枪机打火率极低,一是火镰太小,高度和宽度皆不够,燧石从上划下时,有效接触面积和时间都不够,且不够防风。

想想以前用的火柴,如果火柴盒侧面只有黄豆大小,是不是比较难点起来?

工匠们听的似懂非懂,但皇帝说出来后,他们可以向这方面改进。

而药池下面的火镰簧也是个难点,具体的构造,连赵与芮也不知道。

但赵与芮说火镰簧的功能,主要是控制火镰的开关,对药池的保护,这就比较好理解,朝这方向研究,就很容易打造出来。

这已经是赵与芮最近一个月内第三次来火器局。

他和众人说完后,感觉经过这次改进,成功会越来越近。

从火器局出来,赵与芮又带着人转往另一侧。

这边有片工厂区和火器局一样看守严密,正是波斯人艾西尔他们处理石油的工业局。

这是赵与芮新成立的工业局,和火器局、匠作局等类似,表面上隶属于工部,实际直接归皇帝亲自管。

在厂区的西面,有条大河,往西北方向直接连接钱塘江,大河边上全是堡垒似的厂房,差不多有十五个。

厂房从砖石结构造成,然后在外围又用装满的沙土袋围了两米厚的一圈。

这样保证即便是一个厂房爆炸,也很难影响到边上的其他厂房。

当然,因为赵与芮非常小心,艾西尔他们温度控制得力,目前也没有发生过爆炸的事。

提炼石油这事,只要温度控制好,工作人员按操作规程小心处理,发生爆炸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

而且因为现场每个厂房石油数量有限,就算爆炸威力也不大。

赵与芮来到一个厂房前后,艾西尔已经带人等在外面,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