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2章 国界之分(2 / 4)

加入书签

的是刻上去的,有的是写上去的,各不相同。

孟珙看了会,感觉效率还是比较快,前期只要先把大量的空白身份牌做出来就行,当然,前期这工作量也不少,好在大宋现在工匠多,工人多,官家给他的任务,半年打造二三十万个应该没啥问题。

这时一个工匠向他解释:“咱们都编好了组,小保,大保,所以按各地址来打造,会比较省事。”

“这么一天可以弄几张?”孟珙问。

“前面切割牌块和处理防水的比较慢,咱们是标准化生产,各干各的,主要看前面出空牌速度有多快,我们这边的话,这上面五个孔都由不同的机器分开钻的。”

他简单向孟珙解释了下,孟珙大概听懂了,第一台机器专门打上面的孔,打完全部交到第二台机子,专门打另一个孔,各干各的,反正这工匠说肯定来的及的,这次朝廷调派了大量工匠过来。

孟珙又问:“为何五个孔都不同?”

“防对方伪造,孔越多,蒙军越难伪造,孔越是不同大小,蒙军更难伪造。”

而且每批次身份牌下面四个孔大小排位也是不同。

孟珙听完后感觉没什么大用,蒙古人如果想伪造还有的是办法,也可以直接杀了夺去,假扮户主,但皇帝这么兴致勃勃搞了新玩意出来,他肯定要表态啊,当下便道,这玩意不错,也不是很贵。

工匠们嘴角微抽,其实也不便宜,从一棵大树变成一块木片,工序复杂多变,朝廷还是花了心思和花了钱的。

孟珙肯定想不到,赵与芮搞这个也不是主要为了防细作,确实按现在的技术条件,敌国如果有心,还是能想办法的,你就是在上面画个画相,也能找到相似的人来冒充。

赵与芮也就是在西夏先弄个试点玩玩,看看能不能更好的控制百姓,这玩意最终还是对内用的。

孟珙在匠作局看了会,便匆匆离开,来到原西凉王府。

现在这边已经是孟珙衙门和家所在。

但因为西凉王府比较大,孟珙切成几个区域,其中东面给了新成立的锦衣卫千户所,西面是情报司分部,中间专门重新改造了下,建了隔离和路。

大宋锦衣卫和情报司都隶于皇城司,是皇城司下面最重要的两个部份,直属皇帝赵与芮。

锦衣卫城原本是监查当地官员执行朝廷政策力度的机构,这几年权职也越来越多,但总的来说,没有明朝锦衣卫那么大权,也没什么办案权力。

锦衣卫在大宋就是个监督机构,专门监督各部门,各地方官员执行朝廷和皇帝政策的力度和能力,如果执行不到位,也没有办案权,只需上报就行。

中兴府锦衣卫千户为秦真,也是赵与芮早期定海县五百亲兵出身,他是个武官职,对应军中将级,比军统制级低,比营指挥高,也算是中高级武官。

秦真这时也正在孟珙府上等他。

秦真昨天刚到,从四川带了一百多人到中兴府成立锦衣卫千户所,加上全部家人也才五六百人。

皇帝要让他在这里成立千户所,还得招人。

他这两天也是忙的焦头烂额的,锦衣卫和军队不一样,招人要求还挺严的,中兴府城的人要有,城外的人也要有,不识字的要,识字也更加要,关键一般识字的人哪愿意跟你干锦衣卫,人家想考科举呢。

好在他这千户所包括整个宁夏制置司,后面还可以从沙州,甘,凉等地招人,只要满一千户就好,各地都要设百户所。

昨天他来的晚,上门拜见孟珙,孟珙不在,今天他忙完自己的事后,又再次上门拜见孟珙。

他知道官家非常看重孟珙,他来之前还专门去京师面圣,官家和他说了让他到宁夏后,要多多尊重孟珙,秦真听了官家的话,自然不敢怠慢,到了中兴府后,先来拜访孟珙。

来了坐下没多久,外面传来脚步声,孟珙来了。

“都指挥使。”秦真赶紧上前叩礼。

“秦千户客气,快坐。”孟珙也是客客气气。

朝廷现在要组建宁夏制置司,但制置使人选还没定,赵与芮打算是让孟珙先兼着的,但孟珙目前还兼着四川制置使,孟珙打算推荐献城投降的西夏人斡扎箦。

斡扎箦的好友高智耀与他弟弟孟瑛关系很好,斡扎箦也很有才干,投降蒙古这几年,西夏境内粮饷不绝,养马无数,为蒙古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勤保障。

秦真听说他要推荐斡扎箦,稍微愣了下,马上点头:“行,下官会尽快向陛下禀告。”

两人接下来说了好多事情,因为现在中兴府内,最重要的就是民政和军事。

军事上面孟珙可以说了算,民政上面还得等皇帝同意之后,让斡扎箦来干。

首先要建立中兴府甚至西夏到临安的通迅快驿道,之前的和蒙古对战中,都是靠军中快骑往临安送,现在宋廷占据了,就要建立自己的驿站,驿站的选择自然相当重要。

从哪里走最快,最安全,需要多少人,这些事都要孟珙现在先处理,这样他们能最快把这边的消息传递到临安。

几件事情说完之后,秦真突然脸色微正:“陛下还专门交待了一件事--”

皇帝赵与芮来之前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