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3章 用蒙军方式回给蒙军(2 / 4)

加入书签

沙漠的门户,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淡水湖。

常在这边的人都知道,只有在沙漠的边缘才有淡水湖,以后在沙漠中见到的湖海都是咸水湖。湖的南边有一片茂密的树林和芦苇,北面是一座高达200多米的沙山,是著名的鸣沙山,从沙山顶上滑下,轰鸣声如雷,湖的东边建有栈桥通到湖心,湖中盛产鱼,更为神奇的是巴丹湖的周围还有好几个湖泊,有的淡水和咸水只隔了一个沙丘,甚至同一个湖泊中一半是淡水一半是咸水。

而巴丹吉林沙漠是世界第四大沙漠,在黑水城西八十里左右。

奥屯世英对比下地图,从巴丹湖穿过巴丹吉林沙漠大概有五百里左右,再到黑水城差不是六百里不到。

如果不走沙漠,沿沙漠边缘,大概是四百多里。

这个距离蒙军本来不会派哨骑过去的,但因为宋军攻打沙州,蒙军才派哨骑沿着沙漠边缘查探,也没进入沙漠之中。

没想到他们哨骑正好在南部边缘处的巴丹湖看到宋军。

据回来报告的人道,宋军前锋上百骑,看到蒙军就来驱赶,他们试图绕过宋军哨骑去看宋军后阵有多少兵马,但宋军骑兵厉害,人数又多,紧逼驱赶,蒙军无法绕过,在对射中,又损失一大半人马,余下的哨骑没办法,只能回程,宋军一路狂追,追了上百里,蒙军哨骑最后只余一骑,好在关键时候,遇到另一队蒙军哨骑,这才逃了回来。

奥屯世英听的脸色阴沉无比,这么说,黑水城的哨骑,连宋军多少人马都没有看清?

他更不能接受,蒙军哨骑居然不敌宋军哨骑?

大蒙的哨骑,在金国和西夏,甚至西征时,所向无敌的。

“宋人骑兵多,经常一涌而上,骑射也不差,咱们人少,真是打不过。”来报信人硬着头皮道。

“宋人以前就没什么骑兵。”奥屯世英沉声道:“这次从四川凤翔出来的宋军,也才万骑左右,大部份都是步营。”

宋军以前连一万骑兵都凑不齐,自从赵与芮当了皇帝,骑兵是越来越多,也不知哪弄来这么多战马。

关键骑兵战斗力还不差,据说阵中还有女真人,党项人,吐蕃人,都和蒙军差不多了。

但现在争论宋军骑兵多少也没意义,宋军突然出现在巴丹吉林沙漠南缘的巴丹湖,这可能是奔着黑水城来的。

宋军有毛病吗?奥屯世英有些不理解,因为宋军所在的方向,如果想攻打西夏,肯定是最后打黑水城。

蒙军当初从北往南,从西往东,从东往西三路大军同时伐西夏,必须要先打北面黑水城,可以断了西夏的退路。

宋军先打沙州是没问题的,但突然跑到黑水城来,毫无理由,不怕被蒙军四面围剿在这边吗?

但奥屯世英尽管鄙视宋军主将的军事水平,也不敢怠慢,立刻派人传信给阔端,同时征召城中精壮开始守城,又派出大量哨骑往巴丹湖去。

他此时猜测,宋军应该要进沙漠了。

听说宋军带了很多骆驼,巴丹湖是进巴丹吉林沙漠前最好的补给点,宋军在巴丹湖附近补给,然后顺湖进入巴丹吉林沙漠,再突袭黑水城?

现在虽然被蒙军发现,蒙军也不大可能派兵进沙漠堵截。

沙漠里不适合两军大战,蒙军当然也有骆驼,但不可能双方骑着大量骆驼在沙漠里干仗。

所以奥屯世英打算死守黑水城,等宋军来攻。

这时奥屯世英肯定认为巴丹湖附近有大量宋军。

但一个疑问来了,巴丹湖附近有大量宋军,肃州那边的宋军怎么回事?

四月二十二日,察合台还在攻打沙州时,中兴府附近的阔端带着六万大军正在寻找宋军从四川进来的主力会战,在距离宋军还有一百里时,他接到奥屯世英的信,立刻断定巴丹湖不可能有大量宋军,宋军不可能去打黑水城。

正常的将领从宋朝方向攻打西夏,肯定是最后一个打黑水城,只要打下其他地方,黑水城就没有防守的必要,守军要么退,要么降,现在去打,就是浪费兵力和时间。

阔端没理奥屯世英,此时他已经知道对面是宋将孟珙亲自带兵,这是宋军四川制置使,现在还没什么名气,阔端认为只要打败孟珙,就有机会趁势攻进四川。

他回令奥屯世英守好黑水城就行,等他打败孟珙再回头对付肃州宋军。

奥屯世英这边不停派哨骑出去,因为距离有些远,来回巴丹湖有七八百里,哨骑快马加鞭都得跑两三天才能一个来回。

等第二批哨骑回来,又发现巴丹湖一个宋军都没有了,但当地留下大量战马痕迹,哨骑看战马痕迹,不像是进入沙漠的,而是掉头了。

哨骑估算宋军约在万骑左右,当然,也可能是一人双马。

“掉头了?”奥屯世英又是一脸迷茫。

他跟着拖雷南征北战时,向来信心十足,现在和宋军还没干战,已经感觉到宋军诡计多端,防不胜防,让人绞尽脑汁在想宋军意图和下步动作。

之前他以为宋军要来打黑水城,有些看不起宋军主将,认为战术水平太差,现在听到这消息,开始头痛。

宋军绕了几千里,突袭了沙州,然后破瓜州,接着围肃州,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