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6章 猛火油对猛火油(2 / 4)

加入书签

全是火焰。

阿答赤自己也离开了城头五十步外。

他脸色幽黑的看着城头方向,上面横七竖八倒着大量的蒙军尸体,因为宋军也用了火箭,蒙军每具尸体都在燃烧。

城头火光冲天,五十步内不能站人。

见蒙军离开城头五十步内,西城门前面的达札赞他们赶紧到楯车前面,拍灭上面的火焰。

楯车此时已经损失惨重,很多捆着的麻绳被烧掉,算是残破不堪,但好在蒙军已经被逼退城门外,对他们伤害不大。

如果再烧下去,楯车估计都得散架。

宋军的火炮赶紧往前推,这次直接推到城门十步内。

黑洞洞的炮口对着大门。

“轰轰轰”火炮连续开炮。

这次五炮全部命中,城门四散粉碎。

但破碎的城门后面,出现了厚重的砖石。

达札赞等人就在边上,看的目瞪口呆,合着打了半天,全是无用?

但宋军好像并不着急,赵小天则道:“果然后面有堵墙。”

赵小天声音未落,宋军火炮已经开始往后面撤。

而在宋军大营正前面,赵小天之前安排挖的坑边上,好多宋军正在集合。

“进去。”有人一声令下,宋军们纷纷跳进水里。

所有人全部浸到水坑中,连头发也全部弄湿,浸了片刻之后再纷纷爬出水坑。

这会二月份可是有些冷的,大伙都冻的吱牙咧嘴。

这些宋军里面穿的棉甲,被水浸湿之后,身上衣甲相当沉重。

但这还没有完,这时有宋军递上一种新的衣服,看起来灰白色,制做相当简陋。

上面像后世的雨衣,有个口子,从脖子上套下去,披到腿部。

每个宋军帮一个湿透的宋军穿上去,穿好后就好像披着雨衣似的,看起来比较臃肿。

这些宋军新披的衣服是赵与芮发明的防火服。

用火浣布制成。

火浣布就是石棉,在宋朝以前,曾经是有名的奢侈品。

最早火浣布都是贡品,只有从外邦进贡才会到中原。

到宋朝时,宋哲宗时代,又从阿拉伯国家换回了一些火浣布,当时的宋人看到这些能防火的火浣布非常震惊,而且传入者故意说是珍贵的兽毛织成,抬高火浣布的价格,于是一度炒到比黄金珍贵百倍的地步。

宋廷看到这玩意比较贵,就开始研究出产,一直到了宋徽宗时期,他们才发现火浣布并非是用传说中的兽毛织成,原料不过是一种矿物。

之后宋廷开始安排工匠采矿,大批量生产火浣布,火浣布的价格也一落千丈。

火浣布虽然可以生产了,但受制于采矿和用处,在当时也没有大面积流行,到后面因为产出过多,百姓又没需求,朝廷也没有生产的动力。

一直到赵与芮登基后,朝廷才重启火浣布的生产,并禁止在市面上销售,全部用于军中。

这玩意平时也很少用到,现在宋军要攻城门,几队宋军纷纷披上像雨衣似的火浣布。

等他们披好后,边上有宋军从水坑里捞起好多盾牌,接着又从水坑里捞了一块块皮毡,全部浸在水里好久的。

接着他们来到一辆马车后面,这马车比较小,宋军用浸湿的皮毡覆盖在上面,再在上面加一层火浣布,车轮都是用水浸过,车厢表面都泼了层水,每个宋军再拿着一面浸湿的盾牌。

马上有另一波人推着马车就往前走。

几乎是宋军这波人往的同时,不远处的城头上,大量蒙军也在集合。

“哗啦”

边上有人往这些蒙军身上浇水。

没错,蒙军也在浇水。

阿答赤显然认为,不能让宋军一直对着城门进攻。

宋军火炮退走了,但沙州城没有护城河,宋军肯定还会再上。

“城头的火小多了。”阿答赤:“不要急,不要急,再看看宋人想干什么?”

蒙军们也纷纷把衣服弄湿,接着两人一组,每两人抬起一锅猛火油,在城门两侧待命。

不一会,他们就看到宋军推着一辆马车上来,马车四周跟着好多宋军。

“来了来了,准备,烧死他们。”阿剌骨狞笑,别以为只有你们宋人有猛火油。

此时双方其他战场动作都比较小,在沙州城的另三面,宋军明明准备了云梯,但根本没有蚁附攻城,只是不停的用箭往城头抛射,仗着神臂弓和步弓的射程,在消耗蒙军。

阿答赤看出宋军主攻西门,已经调动大量的兵马往西城门靠近,全力防守这里。

双方似乎都把注意力集中到此,很多地方已经开始摸鱼,宋军在摸鱼,蒙军也是。

大伙的目光都注视着西城门。

“嗡嗡嗡”宋军马车和人飞快接近西城门。

“上上上。”阿剌骨一声厉喝,全身湿透的蒙军抬着好几锅猛火油往城门口去。

“抬高点,抬高点,当心宋军火箭。”

四周不时有人提醒,因为现场还有火在烧,锅子要抬高点,然后边上有人举着盾小心宋军火箭。

他们和宋军学来的,最外面有人举着盾保护,每人手中还另提着个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