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2章 数千里奔袭(2 / 4)

加入书签

也不用马负重这么多,就是因为很多东西马背不好装,只能用马车装。

所以宋军以马车负重时,四匹马加一辆车再加几个人,总共能带的货物不到两千斤。

现在一个人三头骆驼,就能带一千斤,在人力和物力上节省很多,而且马需要草料,骆驼不喝水可以坚持半个月,不吃东西可以坚持一个月,戈壁也好,草原也好,荒漠也好,都有骆驼爱吃的东西,战马到了这些地方不不行,很多草料也不能吃。

所以宋军到时只会带少量的骆驼草料,其余沿路可以补给,也可以坚持。

达札赞开始以为只是上课,不料第二天清晨很早被叫起来,然后被宋人召集一起跑步,说是提升身体素质。

五百多人一起慢跑,包括赵小天在内有十几个宋军陪他们一起跑,众人也只好硬着头皮跟着。

跑完步后,稍微休息片刻,宋军又叫他们站在原地,不许动。

赵小天说是练纪律,以后不叫动,不能乱动。

前几天是一刻钟一站,然后慢慢加到两刻钟,十几天后,他们一站就是半个时辰。

有几天下雨,同样在雨中站着,当然,宋军赵小天他们跟他们一起,达札赞这批牧民们也只好跟着站。

中间宋军有时会找来骆驼,教他们搭建负重栏。

以木头和毛皮为框,宋人建了两个负重栏绑在骆驼两侧,可以整齐的堆放物资。

这样他们每天都重复着差不多的生活,早上起来跑步,然后练纪律,基本都是站着,解散,集合,分开,非常简单。

下午是休息时间,宋军带来了皮球,教他们踢球,有人不玩,也有很多人玩的一头劲,达札赞也喜欢上,经常加入。

晚上天黑前还会跑步,等吃过晚饭,天黑之后就要步行一个时辰,据说是为了练夜间行军。

练了一个月后,达札赞明显感觉到五百人纪律好了很多。

刚来的时候乱哄哄的,叫集合还得半天集合起来。

现在宋军一叫集合,全场哗啦啦小跑起来,一会功夫就集合好了。

他们能轻松的站半个时辰,晚上还能走一个时辰。

此时宋军也没说后面要干什么,他们就一直在营中呆着,每天伙食不错,每十天发一次钱。

大伙最喜欢发钱,发完钱后可以十人一组去叠州城买物资,每天轮流去三组,有人会去,也有人不去,存着钱以后一起换购。

第二个月开始,宋军在营制做了台球,大伙也高高兴兴玩了起来,并且纪律训练也减少了,因为宋军要求不高,就是要他们听话和动作快点,现在练了一个月,基本也能能达到宋军要求了。

他们在这边集合了几个月,每天就是吃,训练,玩,有时上上课,被洗洗脑,生活相对比较轻松。

过年前,所有人全部放回家过年,五天后集合,宋人表示,如果过时不来就算了。

众人高兴的把所有工钱到叠州城里换了各种物资,然后纷纷回家。

达札赞估计过完年后,有人会不来的。

结果让人大跌眼镜,过完年后,他们全营五百人陆续回来集合,虽然有人晚了两天,但也来到营。

后来他们听到赵小天私下的消息,宋军这次共招募了一万民夫,分二十个营,过完年后没来的只有八个人,其余全来了。

这时已经进入宝庆八年(1332年),中原的窝阔台正带兵撤出金国,回到河北。

达札赞他们又在各自营中呆了半个月,中间陆续有马车送来木材布料和工具,应该为出征在准备。

正月十五一过,突然有天一大早外面吹起了集合的号角声。

达札赞在营里呆了几个月,条件反射赶紧穿衣,起身冲出去集合。

大伙效率挺快,不一会就全部到了外面。

只见远处地平线上,大量的骆驼和马车纷纷来到这边。

宋军运来很多物货,大部份是马车和马拖来的。

他们要把马车上的物资卸下,然后装到骆驼身上。

很显然,宋军后面要走的地方,不适合马车,只能用骆驼。

达札赞再次感觉自己运气不错。

他和同队的阿赞比跳上一辆马车,只见马车里整齐排着一个个用竹片制成的筒状物,两人一人抱了一筒下马车,感觉有些沉,他想看看里面是什么,但又不敢打开。

倒是赵小天正好也走了过来:“达札赞,过来。”

达札赞赶紧抱着竹筒过去。

“打开看看。”赵小天道。

“好勒。”达札赞抱起来左右找了找,中间有个卡扣,轻轻一板,叭,近一米多长的竹筒一分为二,叭叭,掉出一大堆东西。

“啊哟,都是箭啊。”达札赞这下看清楚,里面放的都是羽箭。

羽箭有四捆在里面,每捆二十五支,两捆箭头对箭头交错放。

“这是步弓的箭。”赵小天叫起来:“一捆是一百支。”

“从第一小队开始,先装步弓的箭,每个双峰骆驼先装十筒。”

达札赞正是第一小队队长,他立刻听明白了,带着人开始干活。

他们每人是三头,一小队就是三十头,大伙先找来三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