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9章 陛下在再一盘大棋(2 / 4)

加入书签

难,我大宋义不容辞。”

高丽使者眼睛都快笑没了,宋人真是仗义,不愧是天朝上邦。

不料吕文德语气一转:“虽然高丽大王答应战退蒙军之后,给我朝三万匹战马,紫罗两万匹,水獭皮两万匹领,大木五万根等,但我朝,是为仁义出兵,不是为财。”

“那是那是,大宋仁义之师。”高丽使者赶紧点头。

然后想想,赶紧又加了句:“这些财物,一定不会少,请都指挥使放心。”

蒙军要的比宋人还少,但高丽人宁愿给宋人,也不愿意给蒙人。

吕文德说了一段冠冕堂皇的话,和高丽使者痛骂了蒙军一波。

接着吕文德道,他们会在江华岛登陆,从江华岛上陆地。

高丽在江华岛准备了高丽夏秋军衣,到时都套在自己的札甲和棉甲外面,头盔还是用宋军自己的,以假冒高丽军。

各部军旗全部要换,吕文德帅旗换为崔椿(高丽慈州守将)。

因为前期蒙军攻打慈州不下,又招降,崔椿拒不投降。

第一次高丽战争中,高丽王室降了,崔椿还是不投降,是个硬骨头。

所以现在蒙古人挺恨崔椿的。

一番动员说完,大伙已经知道要去高丽打仗,虽然有些人不理解,但吕文德刚才也说的很清楚,皇帝与高丽关系不错,高丽也一直支持咱们,你们身上的皮甲,兵器,送你们来的战船,很多都是高丽提供的材料打造。

这是官方场面的说辞,至于为什么要帮高丽,也只有赵与芮和几个心腹部将知道。

十二月上旬,高丽高宗为了拖延时间,又招授宗室始兴伯王侹(高丽显宗之子平壤公王基的六世孙,同时也是高宗的表兄兼舅侄)为淮安公,于十二月十五日命他偕宋国瞻到安北府的蒙军主帅撒礼塔军前议和(原历史这里是请降不是议和),由于王侹能吃蒙古酒食,让撒礼塔很满意。

但撒礼塔要逼降高丽,一定要高丽表态投降,王侹则不停加价,从两万匹马,加到五万匹马,财帛越来越多,并表态可以送宫主嫁给蒙古贵族,结为姻亲,主要还是拖延时间,同时私下又送了大量财帛给撒礼塔。

撒礼塔有些心动,自己不敢做主,派人送信给窝阔台,询问高丽愿联姻议和之事。

就在高丽拖住撒礼塔的同时,宋军三万兵马已经分批乘数百艘大船悄悄来到江华岛上。

高丽在此准备了大量的粮草物资还有两万马骡随宋军使用。

宋军到后,各部纷纷换旗换衣,充为高丽军。

高丽慈州守将崔椿带领部下和高丽其余各部联军约一万多人也在江华岛外等着。

转眼进入十二月中下旬,临近过年,高丽人又送了大量的美酒美女给蒙军,大伙一边要欢度过年,一边等窝阔台的指示。

-----

时间回到十月下旬,四川蜀口。

在窝阔台的忍让下,蒙军和宋军多次谈判,最终决定蒙军退出潼关以西所有地盘,并支付两万匹战马,十万两银,换取宋人借道带路,和支持二十万石粮草。

双方在银钱价值上差不多,蒙古人稍微吃点亏,因为战马在宋朝这边值钱,在蒙古人那边可不值钱。

原本几年后的蒙军二次西征,十二万大军带了五十万匹马,当时蒙军还在这边打南宋,所以蒙军的马像不要钱似的。

但蒙军让出潼关以西所有土地,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窝阔台这件事是大蒙古帝国崛起以来最屈辱的事,蒙古贵族上下都相当不服气,但现在没办法。

打又打不进大散关,只能先认怂,从宋军借道再说。

十月下旬,拖雷率部下三万六千多人,从大散关进川。

窝阔台给了他四万人,他打了个大散关,当场死掉和回去伤重死掉的,前后加起来近五千,可谓损失惨重。

等他率全军进入大散关时,简直目瞪口呆。

宋人在城中用木板竖起两行,形成一个通道,所有蒙军只能从通道中经过,完全看不到木板后面是什么样。

拖雷和速不台骑在大马上,努力想抬头看,都看不到木板后面是什么样。

他和速不台面面相觑,不明白宋人为何这样?

大散关城内一片安静,大量宋兵手持弓弩或趴,或蹲在两侧的屋顶上,高高在上看着他们。

双方前段时间还在拼命撕杀,有若血海深仇,现在双双观望,各种复杂心情。

速不台是最难受了,虽然刚刚进城时,对方已经把悬挂在城墙上,那写着速不台速不台,倒回谷里比狗菜的标语给下了,但现在想想都恼火。

要不是需要宋人借道带路和供粮,他都想突然发作,杀了大散关的人。

不过看宋人现在这防备模样,宋人要是突然翻脸,来个关门打狗,他们反而危险。

忽生孙果然就想到这问题,表情紧张的道:“宋人如此戒备,要是突然翻脸,岂不危险?”

拖雷倒是不怕,淡定的道:“放心,宋人不会和咱们鱼死网破。”

宋人要是这么干,蒙军能不管金国,先来打宋人信不信?

而且宋人礼仪之邦,向来言而有信,既然定了和约,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