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3章 皇帝套路多(2 / 3)

加入书签

不料这时说书人又说,朝廷啊现在很多改革都要用到钱,但是钱不够。

赵汝述顿时又停了下来。

说书人说,依我看,朝廷应该大力收商税,让那些开商铺的,开店铺的,都吐出来,你们看现在物价这么贵,吃个肉包子要三十文,这谁吃的起。

“就是就是。”下面一阵起哄声,老百姓反正听到对付有钱人的事,都很举手支持。

“现在一只鸡七十文呐。”

“最好的白糖几百文一斤呢。”

“这些天杀的赚死了。”

“咱这茶水也五文钱一杯。”

说书人立刻道,这茶楼也得交税,咱们辛苦种田都要交税,茶楼烧浇茶水就赚这么多,不得交税吗?

四周一片附和声,都叫着应该交税。

赵汝述左右看看,也看不到老板,更没有人出来制止,反正说到各商铺要交税,现场老百姓都举双手支持。

“陛下这是要为收商税吹风了。”赵汝述对皇帝的套路佩服的五体投地。

说书人继续为商人们拉仇恨,反正就是说商人们赚钱有多容易,老百姓打工和种地有多难,老百姓都要交税,商人们更应该交。

这些话简直说到老百姓心眼里,现场是越来越热闹,大伙都问皇帝和朝廷什么时候改革,好好收这些富人的税。

说书人说不急,现在朝廷专门降盐价,明年后年肯定一步步来。

朝廷除了收税,不也在想办法,降低物价嘛。

这下四周又是一片叫好声。

朝廷在今年改革盐政,效果显著,临安城盐价从六十七文一折,被压到三十文一斤,足足少了一半,而且盐的质量大幅提升,老百姓吃的起盐,盐商们还能赚到钱,大伙都利好。

这事说出来,现场又是一片称颂皇帝的声音。

赵汝述听到这里,忍不住想叫一句,你们怎么不让皇帝降白糖价?

白糖是皇帝专营,他就是不降价,还奇贵。

不过他知道,自己要这时说句皇帝不好,估计得被人打死。

后面再听下去,说书人又开始说土地兼并的事。

他不由回头问身边佃户:“这人每天都这么重复说?”

佃户们点头憨笑:“差不多,有时会说些国外金蒙的事。”

而且基本是说金蒙屠杀两宋百姓的事件。

得了,赵汝述更加肯定,这就是皇帝的托,除了帮皇帝歌舞颂德,就是为朝廷政策吹风。

他心急自己在龙腾钱庄的事,内心有九成把握肯定是这事是皇帝在干。

他匆匆喝了碗凉茶,立刻转身再去龙腾钱庄。

和刚一样,龙腾钱庄的人还是这么说,现在要提前十天申请,你的申请我们收到了,请十天后再来。

赵汝述大怒,拍着桌子说不行,我现在就要取出来。

现场还是有很多客户在的,有人在存钱,有人和他一样,是提前申请了,来取钱,那人还嘲笑赵汝述,我就是提前十天,今天来取的,要不是为了买田,我都不取。

这人是看最近临安城田价底了,取钱买田。

赵汝述差点叫出来,这钱庄是骗钱的,好在最后咽了下去。

双方争执不下,对面咬定要十天后才能取,四周也很多劝说赵汝述不要闹了,大伙现在都这样。

就在双方争吵之时,内室有个人悄悄探出脑袋,看了眼现场后,脸色微变,很快缩了回去,没一会,里面有人跑出来,让他们不要吵了,说有人请赵御史到里屋谈。

赵汝述冷哼,跟着人进了内屋。

他一边走一边道,你知道我是赵汝述,我是陛下叔叔,家中急用钱,你们快把钱给我。

那人不说话,推开门,示意到他里屋,然后先退下。

赵汝述一脸疑惑,等跨进门一看。

“袁密海。”赵汝述大惊。

里面正是他的大外甥,曾经沂王赵与芮的跟班狗党,现在松江盐场场监袁场监。

“姨夫。”袁密海赶紧上前。

“你怎么在这?”赵汝述不可思议。

袁密海先推开门,看外面没人,这才把门关起来。

袁密海说,他不干松江盐场场监了,朝廷新科进士里有人过来替代他,他要去其他县干县令。

不过他这时他才告诉赵汝述,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龙腾钱庄的幕后老板之一。

特娘的,赵汝述当时就想抽他一巴掌,他忍住这冲动,几乎咬牙切齿:“这是陛下弄的?”

袁密海想了想,重重点头。

“尼娘的。”赵汝述大怒,拍案而起。

“姨夫莫要激动。”袁密海好声劝道:“陛下岂会亏待你,你们是亲戚呐。”

“我---”老子谢谢他八代祖宗,要不是老子今天发现不对劲,一直来要钱,赵与芮这狗皇帝,肯定连我的钱也骗,还有你,真不是东西。

赵汝述以前可没把袁密海当人,可人家现在是皇帝的人,他也不好发作。

“姨夫的钱和利息,我都没动,这次回来,就是打算还给姨夫的,这不是刚到没多久嘛,还没和前面说,这里的掌柜和伙计,都不知道这事。”

袁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