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0章 要亡国了吗?(2 / 2)

加入书签

蒙古一决上下。”

“此战蒙古尽出精锐,据说有五成是本部人马,我四川就是全军尽出,恐怕也不是敌手。”

李德旺脸色惨白,当然明白这个道理,西夏现在都不敢和蒙古野战,能守城就尽量守城。

但蒙古攻城也厉害,一路进来,黑水,兀剌海,沙州、肃州攻无不克。

照这种进度,最多三个月就要打到中兴府。

“难道眼睁睁看着我大夏各城,被逐一攻破,蒙古人每城都屠啊--”李德旺面目狰狞,他最恨的就是蒙古人动不动屠城。

西夏以前也比较野蛮,后来慢慢以文明自居,但遇到蒙古之后,李德旺发现蒙古人简直是野人中的野人,野蛮不讲道理,只要攻城,稍有抵抗就会屠城。

“陛下明白这个道理就好。”孟璋沉声道:“知道蒙古人为什么经常屠城吗?”

“为何?”李德旺惊问。

“除了蒙古人野蛮,更因为他们要节省军粮。”

“蒙古人以战养战,数万大军攻入敌国,只能就地取粮,如果每攻下一城,还要守城,又要分兵,还要养着城中的百姓军民,那要消耗多少粮食和兵力?”

“所以他们为了集中兵力,基本打下的城池不会守,直接屠了,也省了很多粮食,他们带着掠夺的粮食,又可行军数百里。”

“陛下应该明白,一旦蒙古人打破中兴府,西夏其他臣民不敢说一定会死,但王族上下,必然被屠一空。”孟璋拼命提醒他,蒙古人是会屠城的,你们到时,都要死。

“朕,当然明白。”李德旺几乎咬牙切齿。

但你现在和我说这些有什么用?我西夏与宋可是同盟,去年也交易了两万多匹战马,比盟约中还多,你们不能帮我们?

“我大宋有三策。”孟璋这时道。

“快讲。”

一是立刻送质子和金银珠宝及美女等物求和,争取时间,争取两到三年,这两年大宋与西夏交易,双方国力都得到提升,西夏朝廷得到了钱,大宋得到了战马。

再拖延两三年,对赵与芮则更好,当然,孟璋只会说,再拖延两三年,你们西夏就能恢复元气,强军强国了。

李德旺果断摇头,没用,蒙军破黑水时,我就派人求和,愿送质子和珠宝,他们不要了。

这是铁了心要灭西夏。

那就二,退往大宋,全国迁往我大宋,带着所有战马和百姓进川,我大宋身为盟国,愿意保护西夏百姓。

“啥?”李德旺一脸不可思议。

他真没想到大宋居然肯让他举国迁移入川。

西夏巅峰人口也就两百多万,但这会人口真不多了,他们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兴府和几个大州,而很多地方已经被蒙古人杀光了。

蒙古人数次进攻西夏,每次进来都得杀数万甚至十几万人。

前年蒙古进西夏,又破银州,抓了几十万人,杀了数万夏军。

上次破银州还留下了百姓,今年蒙古就是奔着杀人来的,先破黑水,直杀了黑水数万军民,、然后是沙州、肃州等,外围几州差不多要被杀光。

如果真要迁移,也就中兴府四周还有些人口,估计加起来就五六十万人。

这要大举入川,就是寄人篱下,以后还能不能复国都是问题?

但李德旺不得不承认,大宋皇帝赵与芮很有胆魄,居然敢让他们百万党项人进川。

“第三呢?”李德旺再问。

孟璋道:“若陛下既不能和,也不走,唯有死战。”

“将全部金银,下发将士,所有青壮,都上城头,要让百姓知道,城在人在,城亡必然要被屠亡,就算亡于蒙古,也得狠狠咬他们一口。”

李德旺羞怒加交:“你大宋就在边上看着?”说好的盟国呢?

“陛下可选一皇子,随我回川,大夏皇族血脉,总要流传下去。”

扑通,李德旺一屁鼓坐在位置上,脸色惨白无比。

宋人都猜到他要亡国了吗?

李德旺自己应该也猜到了,不然历史上也不会在七月忧患而死。

大殿里突然安静下来,只能听到李德旺沉重的呼吸声。

也不知过了多久,李德旺挥挥手,无力的道:“请宋使在夏德殿等着。”

孟璋看着失魂落魄的李德旺,长叹一声,转身出了大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