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00章 全胜回乡,重磅炸弹!(1 / 2)

加入书签

多哈亚运会女子接力决赛。 第三四棒交接了。 现场的气氛,也到达了这一场比赛的顶点。 “陈娟接棒……接棒成功!” “现在曰本队还领先,我们前三棒表现超乎预期,现在陈娟还有机会。” “她没有落后太多,陈娟发力在追,前面是曰本天才少女高桥桃子。” “现在落后还有3个身位,陈娟加速,追近了,又近了,更近了,陈娟……” “陈娟超过了高桥桃子!!!” “加油!!!陈娟!!!保持速度,冲刺到底………………第一!!!!!!!!!!” “陈娟最后反杀了曰本队旳高桥桃子!!!小立雪梅反杀了高桥桃子!!!帮助种花家女子接力队逆风翻盘!!!! “44秒33!!!” “44秒33!种花家女子接力队,拿下了亚运会女子组冠军!!!” “陈娟这个小姑娘的表现太棒了,我们的姑娘表现都太棒了,赛前根本没有人看好她们,但是他们愣是绝地反击,最后落后一米多,还追了回来。了不起,她们值得全部的掌声和喝彩!” 镜头下,陈娟看到自己最后帮助种花家翻盘整个脸带着汗珠,一边喘气,一边乐了出来。 有些傻呵呵。 但是却是这个时间段少女的最直接体现。 …… 除了苏神,没有人想到女子队会拿下第一。 你说巧不巧,女子组的冠亚季和男子组的接力,一毛一样。 这给山修平野气得,脸色和包黑炭都有的一比。 女子组原本应该占据优势,这都输了,等于是曰本短跑队,这次男女加起来也就是一块金牌两块银牌一块铜牌,对比人家种花家,简直是“弱爆了”。人家一个百米项目就差点给追了上去。 这次曰本亚运会,可谓是“输惨了”。 这不是指他们的成绩,事实上对比其余队伍,奖牌的毛都摸不到,他们已经是很好。 只是说就期望和期待来说,曰本队这次,很惨。 因为别的队伍,没有那么高的期望和期待,自然也说不上什么“输惨了”。 曰本队可是带着巨大的赛前声势过来的,又是这么多年一直以来的亚洲短跑项目霸主,自然是会让人觉得,落差巨大。 余位力却不知道怎么的,看着山修平野的脸色,心情……嗯,十分好。 总而言之,大抵就是山修平野的脸色越不好看,他的脸色就越好看。 大抵,就是如此了。 总而言之,这一次的种花家短跑队,是真的赢得盆满钵满。 各种该做到的不该做到的预料之外的,都基本上做到了。 那还能说什么呢? 必须发奖金发荣誉啊。 丰树勇这一点相当有效率,立刻把打电话和上面申请,打报告……要钱。 这种时候不说,啥时候说。 把握机会,也是一个优秀领导的基本素质啊。 …… 经历了16天的比赛。 在多哈举行的第15届亚运会的424个单项冠军全部“分配”完毕。 参赛的45个国家和地区中,有26个染指金牌、38个染指奖牌。 种花家代表团,一共拿下了168枚金牌,90枚银牌,64枚银牌。 这比苏神记忆中的奖牌更多,似乎是因为短跑队的突破,帮助奖牌更上一层楼。 寒国代表团这次压过了曰本,以58枚金牌,53枚银牌,82枚铜牌,拿到了亚运会奖牌榜的第二位。曰本代表团以50枚金牌,71枚银牌,77枚铜牌,位列奖牌榜第三位。 当然也有不少奇葩事,比如亚运会女子800米比赛银牌获得者、印度选手桑德拉柬因未能在赛后通过性别检查,被剥夺了获得的银牌。 额,讲真的,这要是泰国还让人觉得正常点,阿三哥们啥时候也这样不男不女了呢。 简直是奇了。 周兵听到这个消息后,感觉自己的三观都受到了冲击。 苏神倒是没太多感觉,因为在几十年后,什么光怪陆离的事情在网上都见过,这种…… 其实还算不得什么。 当然也有酸的,比如曰本一个记者说了一句“酸不溜秋”的话—— 所谓亚运会,就是把全亚洲的运动员都召集在一起,然后看着种花家的人升国旗奏国歌。 这话在06年多哈的时候,一度还引起了轩然大波,但很快就被总局的刘大佬“凡尔赛”完美反击———— 我们的运动员中有百分之六十五都是第一次参加大赛的年轻运动员。 当初组委会知道我们这么多年轻运动员参赛还认为中国不重视亚运会呢。 简单两句话,话外音的意思是,没办法啊,咱们就是这么强。 派年轻人出来,都是吊打亚洲。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就是关于种花家短跑队的突破,也得到了刘大佬的点名肯定—— 我们连以前最弱势的短跑项目,现在都站在了亚洲之巅。 你说我们还能怎么办。 总不至于不派人出来参加亚运会吧,那不成全运会了吗。 虽然我们全运会的规模,也不比亚运会小就是了。 嗯嗯。 这话说得,的确是硬气,听得从上到下都是一阵舒坦。 各个门户网站,现在也排出了我国军团的十大亚运时刻—— 第一、种花家拳击队,终于获得了亚运会的金牌,邹市名和胡轻的完美表现让中国拳击队揣到两枚沉甸甸的金牌。 第二、男子自由泳,成祚以破亚洲纪录的成绩力压寒国天才少年朴泰桓夺得冠军。这是捍卫种花家尊严的一枚金牌,同时也是打破朴泰桓包揽四枚亚运金牌梦想的一枚金牌。 第三、柔道队,取得了5金4铜的优异成绩,创造了中国柔道队亚运会历史最好战绩。尤其是打得一向自诩为柔道第一强国的日本队在本届亚运会上可以说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