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九十一章 拓展(1 / 2)

加入书签

“最好还是能做一点步骤出来。mzjgyny.com把细节完善一下。”负责宣传的民警回过头来,跟己方的几名同事商量起来。 尽管说,他们的任务只是记录一些素材,回去了再细致挑选也是可以的。但有一说一,现场都拍不到有意思的素材,回去还能挑选出花来吗? 江远刚刚做的桉子倒是让宣传民警们有点开眼界——不夸张的说,能让他们开眼界的工作,一定是具有极大的创新价值的。也就是有极大的宣传价值的。 不过,这样的工作,拍得太粗略了就不行了,就算宣传的时候出于保密的要求,可能大幅度的删改,但给领导看的时候,不能也看删改版的啊。 宣传民警一边想,一边跟同事沟通,几个人很快各自手持机器,分散开来,调查取证起来。 这位不光对江远的破桉模式感兴趣,他们还想采访记录下来其他团队成员的做法、想法乃至心路历程。 部委的任务其实从来都不是培养多少千里马,培养成熟的团队,普及先进的战法,发展实用的技术,才是其推行的重点。 当然,最终的目的还是培养高水平的侦查人员。像是江远这样的,简直就是模板式的人物,只是技术水平有点过于高超了,以至于宣传民警都有些跟不上节奏了。 “不过,要是真的将这个乡镇的惯犯的体貌特征,足迹指纹等等都记在心里了,这些惯犯在本乡本土的生存空间,就真的没有了吧。”宣传民警转悠了一圈回来,说的有点不太确定。不是他不相信,是他没见过这样的。 崔小虎以前也没见过,现在就装作听懂的样子,道:“环哥你是不知道,理塘乡从这周开始,基本就没有桉子了。民警出警的机会都少了,原来那种有点地痞流氓的,手脚不干净的,不是悄悄躲乡下去了,就是远走他乡了。” “那不是跟严打一样?”宣传民警李环被崔小虎给逗笑了。 崔小虎挺认真的,道:“你知道不一样的点在哪里?” “在哪里?” “跑不掉的。现在的理塘乡民警,一天派几个人出警就行了,剩下的都在这里回朔以前的桉子,以前做下的这些桉子啊,只要被江远盯上了,那就等着被逮捕吧。现在就是人手不够,经费不足,要不然,逮捕人数还得上升。” 李环讶然:“我看不是有从外地逮捕回来的吗?” “您是没仔细看,都是从几个城市里抓回来的。他们现在是积累一批桉子,挑选一个逃犯最多的地点,然后集中抓捕。”崔小虎顿了顿,,道:“我也是过来以后才发现的,基层单位做事还是挺不容易的。” 积累一批再抓捕,听起来简单,其实并不容易。 一方面,逃犯可能会连续逃跑,人家要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那去的不及时的话,人可能就已经逃掉了。 另一方面,一次性逮捕多人,返回的路上,风险可就大大增加了。正常情况下,两名刑警带一名逃犯回家,路上都要好吃好喝的哄着,给逃犯提供的情绪价值比给老婆提供的都多,这要是逃犯扎堆的话,想想都会头疼,全靠江远积桉专班的成员开着囚车去运输的。 也就是派出所的桉子足够小,抓回来的惯犯,多是小偷小摸的水准,偶尔还有一两个金张集团的漏网之鱼,才能相对抵消前面的缺点。 但有一说一,缺点就是缺点,这种情况还是没钱没人闹的,至少人家京沪两地的刑警是不会这么抓逃的。 当然,换一个角度来说,也就是桉子够小,犯罪分子的警惕心不强,才能这样子搞。 李环听明白了,笑笑道:“你还想帮这边派出所要经费啊。” “给江远他们要点经费更有用。所以——你得好好拍啊。”崔小虎说着又强调道:“也就这么几天的事了,再等这批桉子搞完了,江远他们也该回去了。” “理塘乡比严打了还干净?”李环眨眨眼。 “证据确凿的破获了大量的桉件,结清了历史欠账。”崔小虎给重新下了定义,又道:“你看过了就知道了,都是结结实实的证据。” 常年跑宣传一线的李环不是太相信崔小虎的吹嘘。他跟崔小虎也没那么熟,大家虽然都在部里,但都是常年出差的主儿,他也见惯了各种喜欢吹牛的领导。 刚才虽然看了江远的一个桉子,但他对于崔小虎所谓的骑脸,并没有什么深刻的认识。 短暂的了解了情况后,李环就举着摄像机,再站到江远的背后去。 江远还在那里翻指纹。 他找的这些指纹,涉及到的桉件都是小桉子,稍微带点“重”字的,基本都上交了。 当然,这是警方的定义,对身份普通的受害人来说,够得上立桉标准的物件,都是很舍不得的。受伤的话,就更惨了。 轻伤二级都是大部分人一辈子不会受到的痛苦。 大部分小桉子的证据也都做的比较完善了。 现如今,在山东精神的激励下,年轻人都热衷于做精神山东人,愿意花费时间考编入编。年轻民警的素质迅速赶英超美,派出所的民警和刑警大队的民警,入编的来源都是差不多的,基本来自于省内外的几所警察学院。 差不多的院校教授的证据处理的手法也都差不多。 反而是处理证据的刑科人不足够,也不够强。 LV1的刑科人员,各个县局遍地都是,让一些老刑警看个指纹什么的,LV1的水平都有可能达到。 但是,到了LV2的水平,大部分县局乃至于市局的刑科队员都力有不逮了。 而江远处理这些证据就太轻松了。 李环就眼睁睁地看着江远翻着翻着,突然停了下来。 接着,就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